特约记者 刘理政 乔相豹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民间玉雕艺术家侯天罡十年磨一剑,充分利用独玉色彩丰富、色泽鲜艳等特点,创作出了《国恨家仇》、《战地黄花》、《怒吼》等系列抗战题材的玉雕作品。他通过玉雕作品纪念为了中华民族解放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作为一名民间玉雕艺人,却创作出如此震撼的系列抗战题材玉雕作品,十分难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玉雕大师仵海洲如此评价侯天罡。近日,侯天罡创作的抗日题材独玉作品在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界引起强烈反响,他的玉雕工作室也在筹建中。
痴爱绘画
艺术在军营中延伸
1972年3月,侯天罡出生在邓州市一个农民家庭。侯天罡自幼就喜欢书法和绘画。上小学时,每逢周末他就会一个人在家里琢磨临摹画报。1990年10月,侯天罡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军。
在部队里,侯天罡更加努力地学习美术字、素描等知识。其间,侯天罡跟着军旅画家郝云天、雁北师院教授陈应辉主攻山水油画。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侯天罡的绘画艺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他相继创作的《青纱帐》、《烈火中炮兵》、《少女之春》等作品先后荣获集团军、地炮旅文艺比赛一、二、三等奖,并在军区《战友报》上发表10多幅绘画作品。
钻研玉雕
作品展示抗日精神
2005年8月,侯天罡到镇平县亲戚家探亲,当地如火如荼的玉雕产业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一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他决定学习玉雕艺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把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通过玉雕作品展示出来,真实体现出一位当过兵的人对英雄的敬仰和缅怀。
2013年3月,经过多年艰辛的实践探索,侯天罡的玉雕技艺日臻完善。为了充分掌握抗战素材,侯天罡已经不满足于在部队放映的《狼牙山五壮士》、《血战台儿庄》等爱国题材电影,他把创作题材放在当下热播的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上。
献礼英雄
独玉再现战争悲壮
2014年2月,电视剧《大刀向鬼子砍去》中的郑家老大郑德一身好武艺却软弱无能,面对鬼子奸杀全家仍苦苦哀求,这情景一下子点燃了侯天罡的创作灵感。于是,他根据这一题材创作出独玉摆件《怒吼》。作品着重通过觉醒的广大农民英勇不屈、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精神,警示着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抗战到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雕刻设计之初,在人物的比例大小、场景的虚实处理、俏色的利用等方面,侯天罡多次登门向镇平县国家级玉雕大师仵海洲请教。
侯天罡雕刻时,在构图、技巧、工艺,还有人物的人体比例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推敲,并大量运用了浮雕、镂空等艺术手法,作品呈现出强有力的立体感和震撼力。该作品参加了2014年“天工奖”评选。
如今,历时两年多的精心创作和雕刻,侯天罡创作出的四件抗战题材独玉作品正以威武不屈、奋勇抗争、英勇杀敌之气概,献礼英勇的抗战将士和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