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要闻>正文

淅川:生态林业托起绿色渠首

A-A+2014年4月4日07:57南阳日报评论

  特约记者 康帆 高帆 通讯员 周桃龙  

    时下,走进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处处绿意融融,生机无限:山岭上,嫩茶抽绿,生机勃勃;田野里,玫瑰舞动,妩媚多姿;河滩上,竹柳依依,长势喜人。清亮碧透的丹江两岸,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是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区域。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在涵养水源的同时,县域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走上了良性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

  “一乡一品”绘蓝图

  为实现“水清民富”的目标,淅川县立足本地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围绕生态产业发展,坚持高标准规划,创新经营模式,多次组织干部群众赴浙江、安徽等地考察,寻找适合淅川本土发展的生态产业。

  很快,全县上下达成共识,在巩固提升湖桑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发展茶叶(油茶)、竹子、软籽石榴、油牡丹、玫瑰等新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盛湾镇引进河南丹盛源农业开发公司,结合本地土壤条件,重点培育中农红优质软籽石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现已栽种石榴3500余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石榴种质基因库。“石榴根系发达,花果颜色鲜艳,每棵石榴树能保持水土6平方米左右,涵养水分超过100公斤,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又增强了丹江口水库景区的观赏性。”丹盛源公司负责人姚岗说。

  老城、金河等乡镇结合本地竹子适生的实际,组织干部远赴浙江、江西等地对竹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考察,先后种植桂竹、毛竹等8000余亩。目前正筹划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效益最大化。

  被誉为“中原桑蚕第一镇”的寺湾镇在巩固传统桑蚕产业的同时,立足乡镇实际,引进臻锐农业开发公司,大力发展油牡丹。“油牡丹一年种下,可连续采摘30年,花可观赏,籽可榨油,根能制成丹皮,经济、生态效益都很可观。”臻锐公司负责人说。

  如今,淅川县各乡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大石桥竹柳、西簧薄壳核桃、毛堂茶叶、荆紫关湖桑、香花玫瑰、九重金银花、仓房柑橘等为重点的“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形成。

  “生态福利”激活力

  生态产业投资大,见效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快速推进淅川生态产业发展,淅川县积极引导相关部门从资金、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方面对生态产业进行扶持。

  财政红利激励发展。政府先后出台对茶叶(油茶)、竹子、核桃等生态产业扶持的政策,对连片发展茶叶100亩以上的农户,前三年县财政每亩每年补助300元~500元,并给予1000元的苗木补贴。对集中连片发展竹子的农户,根据不同品种,经验收合格,给予300元~1000元补贴。金融部门每年为生态林业发展提供5000万元以上的信贷资金。在林业部门的争取下,从2010年开始,淅川生态产业被列入“生态河南”项目补贴。据统计,该项目实施以来,已为淅川生态产业提供了1500万元的项目资金,为淅川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基础设施全面覆盖。为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全力配合,整合资金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实现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全覆盖。金戈利茶园建成后,由企业垫资,政府按每平方米80元的标准补贴,高标准配套基地道路10公里;水利部门按50%的补贴率,协助茶园修建水窖、水池11个,铺设高泉饮水管道30000米,现在茶园基地水、路、电等设施配套齐全。2013年,淅川公路、水利等部门共配套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生态产业发展。

  技术服务进村入户。为解决林果培育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淅川县林业、农业等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为广大林果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为了增强培训效果,相关部门领导亲自带队,技术人员包乡镇、包大户,为广大林果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去冬以来,该县聘请专家举办大型毛竹等林果冬季管理培训会8次,林果巡回冬管培训20场次,培训群众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000万份,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30多个。

  在淅川县优厚“生态福利”的激励下,50余家涉林企业纷纷入驻淅川。仅2013年,淅川新引进较大涉林企业8家,年投入发展林业产业资金4000多万元,生态产业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水清民富”和谐曲

  3月30日,在淅川县大石桥乡杨营村,一群农家人正在丹江晟珑集团的基地里忙活着,他们有的在种竹柳,有的在栽植紫甘蓝。

  青青的竹柳、嫩肥的紫甘蓝,让这片沃田充满了生机。丹江晟珑集团经营的12000多亩竹柳、2000亩紫甘蓝套种,年用工量近10万人次,发放工资500多万元,在保护水质的同时又服务了民生,实现了“水清”、“民富”的完美融合。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淅川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不仅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移民村社会管理等难题,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真正实现了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水质得到保护。”淅川县县长赵鹏说。

  2012年以来,以毛堂茶叶、金河竹子等为重点,按照农旅一体的要求,淅川县加快农旅融合和产业培育,启动实施生态产业经济、景观一体化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金河镇返乡人员张建昌注册淅川县竹博园竹业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从淅江安吉引进笋竹、雷竹、紫竹、斑竹、金镶玉等竹品种108个,建成竹制品展览厅、竹啤酒加工厂等,带动该镇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全县以竹子、软籽石榴、玫瑰等为主的高效生态林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林下经济、特色林果、苗木花卉、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五大产业集群大放异彩,生态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6万农民由此端上了“绿饭碗”,全县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的良性发展格局。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如今,荒山秃岭尽披绿装,渠首百姓安居乐业,一颗颗生态“绿宝石”,正呵护着碧水蓝天,吸引着无数游客!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