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要闻>正文

2014年南阳市“三农”新闻热点回顾

A-A+2015年1月14日08:20南阳日报评论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11.jpg年购销鲜薯25万吨、带领2600多户农民种植红薯1万多亩,卧龙区蒲山镇的谷光华被誉为“红薯大王”。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10.jpg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万亩桃园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09.jpg 社旗县盛康家庭农场投资37万元购置了两台植保遥控农用飞机,适时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08.jpg镇平县杨营镇尹营村荷塘十里香。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07.jpg方城县广阳镇“清洁家园”行动成效显著。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05.jpg淅川县绿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亩有机水果采摘园。
  • http://henan.sinaimg.cn/2015/0114/U10500P827DT20150114081604.jpg南召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编者按

  2014年,我市“三农”发展硕果累累:全年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102.44亿斤,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878元,同比增长12.5%。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改革赋予“三农”发展动力的又一有力见证。

  这一年中,我市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为统揽,围绕稳粮、转型、增效,以“保粮食、保生态、保民生、促增产、促增效、促增收”为目标,聚焦聚力迎通水、有机农产品进京、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

  策马扬鞭再奋进,潮头观澜豪迈多。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我市“三农”发展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热点 1

  美丽乡村

  2014年,我市出台清洁家园行动方案。该方案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以“三治三化”为重点,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强力推动了全市城乡面貌的大变化、大提升。我市不少村庄先后成为国家、省、市三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这些乡镇或村庄开始以乡村旅游为转型抓手,加速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农民致富,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最具生机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宛城区瓦店镇逵营村、西峡县丹水镇谭沟村、内乡县余关乡黄楝村成功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南召县云阳镇山头村、方城县券桥乡券桥社区、西峡县丁河镇简村、镇平县张林镇街东村、内乡县马山口镇郑湾社区及乍曲乡红庙村、淅川县九重镇丹阳村、社旗县李店镇李店村及晋庄镇晋庄村、新野县上庄乡山坡村、卧龙区王村乡王庄村、宛城区瓦店镇逵营社区、唐河县大河屯镇大河屯村及桐寨铺镇桐兴社区等14个村(社区)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西峡县双龙镇的化山村还成功入选“2014年度河南十佳美丽乡村”。

  去年,市农业局和本报联合评选出南阳“十大美丽乡村”,桐柏县淮源镇的陈庄村等10个村庄榜上有名。自南阳“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全市共有120多个村庄参与。(马庆科)

  热点 2

  高标准粮田

  我市把高标准粮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探索推广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南阳模式”——“六个一模式”,已建成306万亩,占规划面积630万亩的48.57%。

  我市实行统一审批、严格一个标准建设、推广一个技术规程、培育一个新型主体、建立一套管护制度、落实一套扶持政策等“六个一模式”,推广高标准粮田建设。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标准粮田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机构,配备办公设施,抽调8名骨干人员集中办公,专职负责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同时制定现代农业“五区”建设、农业科技“三十”工程等配套文件,统筹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把高标准粮田建设纳入市、县两级目标管理,作为对县区现代农业考评的一个重点,并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高标准粮田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市里每年拿出500万元,实施农业科技“三十”工程,即每年推广普及十大实用技术、引试十大先进技术、攻关解决十大关键技术,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金种子奖”,着力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市、县、乡三级组建技术宣讲团,调配科技人员分包村组,宣讲先进农业技术。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标准化生产等集成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胡楚强)

  热点 3

  家庭农场

  随着中国城市化突飞猛进,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不能对田地进行精耕细作。面对农资、农村形势,中国农业农民的出路在哪里,中央相关部门提出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实行土地托管,培育职业化农民,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速发展家庭农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释放更多城市化所需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

  2014年前10个月,我市新注册家庭农场603家。市农业局联合南阳日报社评选出“十佳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都在行业中发挥了典型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能够积极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是在同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佳家庭农场名单:内乡六神家庭农场、内乡华建家庭农场、内乡瑞峰家庭农场、宛城红牡丹家庭农场、内乡运明家庭农场、卧龙硒源家庭农场、镇平荆鹏家庭农场、社旗建党家庭农场、社旗从建家庭农场、内乡雍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马庆科)

  热点 4

  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市以农业产业化集群为依托,培育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前10个月,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953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8608家,位居全省第三位,带动农户74.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6.3%。社均农户87户,比全省平均数69.3户多17.7户,比全国平均数75.4户多11.6户。

  2014年,我市共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是由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等9部委联合认定,2014年全国共有3759家合作社被认定。

  我市入选的13家合作社是:镇平县万军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桐柏县孔雀岭蔬菜专业合作社、淅川县香花赵四鲜桃专业合作社、河南省伏牛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西峡县冕昊种植专业合作社、方城县博望黄金梨专业合作社、南召县鸭河晚秋黄梨农民专业合作社、新野县农丰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卧龙区石桥月季合作社、内乡县林丰茶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桐柏县腾跃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宛城区红泥湾富群小辣椒专业合作社、宛城区宛东四季红苗木专业合作社。(马庆科)

  热点 5

  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深刻变化的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去年以来,我市着力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并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增收。

  2014年1月~2月,市农业局和本报联合开展了致富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卧龙区石桥月季合作社理事长王超等十佳致富带头人,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产业和人才支撑。入选的家庭农场和致富能手,在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中都发挥了典型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他们积极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是在同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十佳致富能手名单:吴松山(桐柏县)、郑弘寅(桐柏县)、田付阁(新野县)、谷光华(卧龙区)、范利伟(淅川县)、钟理振(卧龙区)、张景辉(内乡县)、王 超(卧龙区)、郭长明(社旗县)、唐云清(宛城区)。(于鸣)

  热点 6

  有机农产品

  2014年,我市以推进有机农产品进京为突破口,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支撑,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引领南阳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014年4月,我市以迎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为契机,成立中线渠首(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有机农产品进京战略的实施载体,全面开展有机农产品进京工作。2014年5月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办理“中线渠首”商标(45大类77件农产品),预计今年3月份将正式获批。目前,南阳农产品已进入华堂商场体系、新世界商场等52家商超和电商。在京设立的3家直营店将于近期开业,总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直营店与南阳持有有机证和有机转换证的20多个基地签订了购销合同。截至2014年11月20日,全市累计进京农产品3370吨,销售收入1.31亿元。(胡楚强)

  热点 7

  土地流转

  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正在从无序自发向有序规范方向发展,各地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82.9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8%,其中流转入农户的98.2万亩,流转入合作社的50.45万亩,流转入涉农企业的25.37万亩。流转土地从事粮食生产的136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5%;从事蔬菜生产的1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9%;从事林木、花卉、药材等其他生产的2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6%。从调查统计看,转包和出租仍是当前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分别占流转面积的40%和45.3%。

  各地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创新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招商引资带动、农业产业带动,加快土地流转。西峡、方城、内乡、卧龙、社旗等县区以农经站为依托,初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其他县区部分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开展“非粮化”调研的通知》(豫农经管〔2014〕11号)要求,组织县区开展了调研并将有关情况上报省厅。卧龙、西峡、新野、内乡、社旗等县区探索开展“土地银行”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组建乡镇“土地银行”19家,村级“土地银行”57家,“收储”待转土地120余万亩,“放贷”流转土地110余万亩。(孟新生)

  热点 8

  农业产业化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依据我市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全市规划了11类20个产业化集群,重点抓好新野肉牛、牧原生猪、西峡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加快培育粮食、畜牧、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林果、花卉、油脂、烟草、柞蚕等农业产业化集群。这些产业化集群的形成,带动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打造建设了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建立起完善的生产、加工、保鲜、仓储、物流、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国内外农产品知名品牌,培植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龙大牧原、科尔沁、三色鸽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他们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条主线,填补了产业的空白点,衔接了产业链断层,壮大了产业体系;西峡猕猴桃、山茱萸、香菇,淅川、唐河、方城小辣椒,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参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得到升华,内乡牧原生猪、南阳黄牛、新野蔬菜、卧龙月季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得到提升。

  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形成,将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引入传统农业,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郭天强)

  热点 9

  高效生态农业

  近年来,我市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为统揽,把生态农业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特色专业村创建,推进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建设,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600多万农民坐享“生态农业红利”。

  全市重点发展了以温室大棚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以苗木花卉为主的高效农业,以生猪、肉牛、奶牛、蛋鸡为主的畜牧业。在新野、内乡、唐河、社旗等地建成了一大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在宛城、卧龙两区和内乡、社旗、方城、南召等地建设一批畜牧养殖基地;在西峡、淅川、内乡、方城、桐柏等地建成一批中药材和现代名优苗木花卉基地,形成了一大批种植、养殖特色专业村。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累计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181项,涵盖蔬菜、茶叶、中药材、瓜果、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新创建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县、4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3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乡镇。农业部命名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个,省农业厅命名的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2.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3个,新增“三品一标”面积20.1万亩。方城裕丹参等13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截至目前,累计认定无公害基地180个、667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05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产品51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我市被增补为第八批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郭天强)

  热点 10

  都市农业圈

  近年来,依托农村自然生态资源和农业特色产业,南阳的都市生态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南阳近郊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园,豫花园、大寨草莓园、潦河坡石榴园、黄台岗牡丹园、潦河葡萄园……城郊的花园、果园正日渐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都市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在丰富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

  今后一段时期,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将继续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因地制宜与分类发展相统一、点面结合与统筹推进相促进、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布局思路上,大力发展路域经济,打造平原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水域经济,建设南阳景观休闲农业黄金水带;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培育山区生态休闲农业增加点。在功能分区上,着力打造“三圈四带”,即近郊休闲观光圈、远郊绿色产业圈、山区生态涵养圈,G207生态农业产业带、G312休闲农业产业带、G55南兰高速高科技农业走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观光产业带。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是南阳传统农业提档升级、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途径,是全市建设生态经济强区、现代文明新城、和谐幸福家园的重要支撑。南阳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将主动融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大局,实现农业经营体制与产业发展模式的有序转型,建设高标准、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孟新生)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