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碧水的庄严承诺
一渠连南北,共饮丹江水。三千里关山阻隔,从遥远的丹江调水入京,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
作为核心水源地,面对水质保护问题,河南做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共涉及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的淅川、西峡、内乡、栾川、卢氏5个县和邓州市,流域总面积为7815平方公里。水源区内总人口132.14万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支流有丹江、老灌河、淇河、蛇尾河和丁河。
在水源区,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污战役已持续多年。我省积极行动,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引导各县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梦想。
同时,我省积极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建立完善了省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协作配合、务实高效的工作局面,每半月对水源区县市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
水源保护区所及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6个市县,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硬手斩污,强力扼污,关停并转企业801家,10年累计损失70多亿元。
南阳泰龙纸业原本是淅川县的明星企业,每年纳税超千万元,但造纸是重污染项目,泰龙纸业每天产生的1万多吨污水,都排入丹江口水库的支流鹳河。2004年,南阳市痛下决
心关停了泰龙公司的纸浆生产线,上千工人下岗待业,目前该公司已完成转型,新上电动车专用电池生产项目。
关停污染企业,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治理起来更加不易。
丹江两岸,一场农业大变革已拉开帷幕,水源区各县市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为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
我省水源区普遍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的方法,调整施肥结构,推广使用有机肥、沼肥和绿肥;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上,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引导农民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农药,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在水源地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生态能源工程,使农业废弃物及人畜粪便得到了有效处理和转化。
一望无际的竹柳、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的湖桑……如今沿丹江而下,你会看到这样的美景。
目前,西峡县种植猕猴桃面积已达10万亩,野生猕猴桃面积达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在299个行政村中,“果药菌”产业“一村一品”达160个,涉及20万农民。
淅川县已在丹江口库区种植茶叶3万余亩、种植金银花2.8万亩、薄壳核桃1万多亩。淅川县计划利用5年时间,高标准建设13万亩优质茶产业种植基地和10万亩优质金银花种植基地,力争将淅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机茶生产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业基地,将丹江口库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
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时,淹没了淅川50万亩土地。为解决库区群众生活问题,1997年淅川制定了“百里万箱
下丹江”的网箱养鱼目标。丹江口库区淅川境内共有网箱4万多个,涉及群众2.8万人。
但网箱养鱼给库区水质带来了一定危害。淅川县不等不靠,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养鱼户进行补贴,全面取缔网箱养鱼。一纸禁令,万千渔民洗脚上岸。
不仅仅产业在转型,生活在丹江两岸的淅川人也在转型。为保护一库清水,自幼生活在丹江口水库岸边的张小伟,关掉了渔船上的饭店,当起了护水员。他告诉记者,以前餐饮船多,一些人把脏东西直接倒河里,污染水质。“假如咱自己吃水,谁要是把手在咱的水缸里沾沾,心里都不美,要是给污染了更接受不了。”
如今,淅川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从县直单位、库周乡镇和保洁公司抽调人员1900余人成立5支护水队伍,对城区河道和重点部位的垃圾、堆积物、漂浮物进行经常性巡查、全天候保洁,并对破坏生态、污染水质的行为进行联合打击。
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在守护好丹江口水库这口“大水缸”之外,干渠两侧也是防范重点。
总干渠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5个县(市、区),特别是总干渠穿越焦作市中心城区,穿越南阳市、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及10余座县城的郊区,沿线人口稠密,城镇村庄众多,水质保护任务同样艰巨。
为保护干线水质,2010年省政府颁布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共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2851.26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00多家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被拒之门外。
一泓碧水,不仅能解决郑州航空港的缺水难题,还将为其增加一条靓丽的生态走廊。航空港干渠两侧将实行高标准绿化,规划建设的林业生态公园、人行步道错落有致,航空港多了一张熠熠生辉的生态名片。
这是河南段干渠两侧绿化的一个缩影。
我省决定在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绿化带,建设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如今,千里干渠畔,两条靓丽的生态绿丝带已初具规模,静静守护着一渠清水。
目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内的181个项目中,163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占全部项目的90%,超额完成了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44%提高到7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艰辛努力不寻常,一泓碧水映辉煌。今天,丹江口水库犹如一颗碧绿明珠,静卧于满目苍翠的群山之中。监测结果显示,河南境内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其他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要求。甘甜的丹江水,将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的千家万户。
结语
丹水汤汤,扬波万重;南启淅川,北通京津。古老神州豪情涌动,奏响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曲壮歌。
这是一条碧波荡漾的生命之渠,穿越黄河,挽起海河,丹江水以最合理的方式流动,采撷江南绿色,点染北国生机。
这是一条奔涌澎湃的力量之渠,八方鼎力,众志成城,广大移民和建设者,于此凝聚万千心血。
这是一条光耀千秋的精神之渠,一泓碧水,映照古今,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新时代精神,中原大地上的愚公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此汇聚升华,凝结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查看评论 6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