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善款百万元,救助1400余人。周博——
以爱为事业的专职志愿者
他联系爱心商家,刚刚为贫困学生丁仁西、索宝募集善款22000余元;不到两年,他通过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和施乐会等公益平台,先后募集善款近百万元,对1400多名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脑瘫患儿进行了救助。他就是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周博。
周博生于1977年,老家在淅川县九重镇,现居邓州市区。1996年从南阳商校毕业后,周博外出打工,他端过盘子、当过保安。1997年秋回到家乡,从事辣椒收购生意,又干了几年建筑。2012年9月,在河南省金牌志愿者雷克的指导下,周博注册成为施乐会的义工,开始专职从事公益事业。
周博说,自己热心公益事业主要受母亲赵新爱的影响。周博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同学们到自己家里写作业,母亲总要把铅笔和作业本送给他们。亲戚邻居遇到困难,父母都热心相助。母亲经常告诉他,做人要有爱心,要互相帮助。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被救助人的悲惨遭遇深深地刺痛着周博的心。
不少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急需救助,按施乐会的章程,要求上传救助人相关资料,通过审核之后,才能汇款过来。虽然周博以前做生意有点积蓄,但垫支数额巨大,很快便捉襟见肘。无奈之下,周博决定贷款。他说:“刚开始家里人觉得我不挣钱还天天跑,有意见。后来慢慢理解了,非常支持,帮我还清了5万元贷款。”家人的支持给了周博无穷的动力。“娃儿干的是正事,咋能不支持哩!”赵新爱说,他们老两口还用退休金为周博贴补家用。
周博透露,出去做公益经常是早出晚归,很多时候自备快餐面、压缩饼干、矿泉水,下午2点吃饭很正常,晚上回来之后还要整理资料,夏天要忙到凌晨2点。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周博也曾遭遇误解。有村民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不会有人跑到屋里送钱,让他先把身份证压着,直到拿到了钱,才相信这是真的。一位村支书更是认为他在进行诈骗,根本不同意村里出证明、盖章。直到村小学的10多名学生得到救助之后(学生救助由学校出示证明),才同意盖上公章,对村里的9名孤寡老人进行了救助。
除了奔波在贫困家庭之间,周博还在网上发帖,呼吁人们献出爱心。他先后为邓州市十林镇家境贫寒面临辍学的吕丹丹募集善款8.7万元,为九龙镇脑瘫患儿小金虎募集善款1万多元。
受救助的学生学习进步了,变得活泼开朗了,是周博最开心的事。他说:“物质上帮助只是一方面,希望孩子们思想上有所改变,有一颗感恩的心,走上社会之后,回报社会。”
周博所做的一切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星期天、节假日,他带着孩子一起做公益,看看同龄人的生活条件。慢慢地,他发现,孩子不再乱花钱了,并且把卖废品的钱和旧衣服捐出去,把零花钱和压岁钱也拿出来捐助。今年春节刚过,姐弟俩便商量着每人拿出500元压岁钱进行捐助。
周博说,做公益的过程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以前认为幸福就是物质享受,有房有车,小家庭美美满满。现在,他希望家庭和睦的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除了为爱心人士牵线搭桥募集善款外,周博个人先后捐资3万余元。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家庭开支也越来越多。“中途也想过停了,出去挣点钱。可如果我停了,我走访过的一些贫困学生就面临着辍学。走一步说一步吧。”周博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建一所学校,让所有贫困孩子都在这里上学,不收费用。”
(通讯员 王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