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旅游>正文

四神合璧,南阳的特殊文化符号

A-A+2014年11月28日10:41南阳日报评论

汉画拓片《四神天象图》汉画拓片《四神天象图》
刘东阳展示部分“四神”纹饰器物刘东阳展示部分“四神”纹饰器物

  本报记者 司马连竹

  今年6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城区百里奚汉代墓葬发掘过程中,发现一件带有“四神”图案的漆棺。该四神图漆棺的出土,意味着国内同类发现中时期最早的实物惊现于世。近日,在国内相关专家的主持下,对四神漆棺进行了开棺,又发现一批珍贵文物。

  这件保存完好的漆棺出土时,四神图腾的方位引发学界关注,其北侧为朱雀、东侧为白虎、南侧为玄武、西侧为青龙,棺盖上绘有阳乌和蟾蜍。为何“四神”所处方位与一般常识中有所区别?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报人文地理记者寻访南阳文物考古界专家和民间学者,欲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四神图腾,

  “山之南”常有

  “四神”图腾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传说中的神兽图案。“四神”在古代分别代表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四神”的明确记载。汉代人们深信“四神”与天地万物、阴阳五德关系密切,有护佑四方的神力。

  其实,单个“四神”图腾并不罕见。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器物上都有使用,但在一件器物上同时采用“四神”作为纹饰的,数量却十分稀少。

  然而,这种在全国其他地方甚为珍贵的“四神”图腾,在南阳却能找到不少实物例证。据文化学者张兼维介绍,南阳汉画馆中的汉画像石上,就有一定数量的“四神”图案。如出土于麒麟岗汉墓的《四神天象图》,原为该墓墓顶石,是南阳汉画天文图像的典范。据张兼维介绍,整幅图像用九块青石刻成,象征着天有九重。画像由三部分构成:中间部分刻“四神”,黄帝居于中央,表达五行观念。五行与五季、五音、五味、五色、五脏等结构相配,成为中国古代认识事物、认识生命乃至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型。

  “南阳汉画的天文星象图都刻在墓顶,汉代人心目中的天地宇宙,充沛着人神的感情互动。南阳汉画异彩纷呈的天文画像,开拓了生命超越生死、融入无限的精神天宇。”张兼维认为,光武帝刘秀以图谶起兵,以图谶用人,谶纬之学成为东汉官方的统治思想。南阳汉画中的伏羲、女娲、“四神”等各种辟邪、祥瑞形象,都是谶纬之学的形象派生物。

  四神瓦当,

  映射历史思潮

  在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刘东阳家中,记者见到了数件与“四神”题材有关的器物,其中有一块瓦当,其上清晰地雕饰着“四神”的形象。据刘东阳介绍,这块四神瓦当是在南阳本地征集而来,而据史载,西汉政权被王莽新朝取代后的短暂时期,颇为好古的王莽特以“四神”瓦当装饰其宗庙,祈望以此驱邪镇宅,保佑宗庙乃至社稷江山永固。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拆除长安城西苑中的建章宫等十余所宫殿,“取其材瓦,以起九庙”,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正月完工。次年,王莽政权被绿林军击败,起义军将长安城南的九庙、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付之一炬。由于这种“四神”瓦当为王莽九庙专用,历时极短,又遭到了刻意破坏,所以其存世量相当有限。

  “单个‘四神’图案的瓦当在汉代便大量使用,但将它们组合到一起的,王莽是开先河者。”刘东阳认为,从发展史的角度观察会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都雍城遗址中,就已经有朱雀、虎、夔龙瓦当出现。从社会流行文化背景的角度观察,还会发现在西汉各个时期的铜镜上有明确的“四神”纹,在西汉各时期的彩绘陶壶的肩部以及釉陶壶、釉陶尊、画像砖、陶水井、铜温炉等物体上,包括汉代墓葬壁画中,都有各种形态的“四神”纹样存在。到西汉中后期,仍然有动物图案的瓦当流行,王莽新朝时期是目前所知比较典型的“四神”瓦当的流行时期。

  刘东阳说,“四神”纹饰在汉代应用极为广泛,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四神”在汉代被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又表示季节和方位。出土的秦汉时期铜镜上,常有“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等铭文。关于“四神”的描写,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龟赋》记曰:“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

  四方合璧,

  融汇天地观念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斝告诉记者,在汉代河洛地区是“四神”图像的繁荣中心,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东汉时,图谶之汉代“四神”图像绘在墓葬中、建筑上、生活用品上 象征着大汉王朝蓬勃向上的生命意志,充沛着图腾般的精神魅力。其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思想价值。总体上反映了汉代人的巫术宗教观、天文宇宙观、审美观、哲学观、政治观等。

  《后汉书·张衡传》载:“初,光武善谶……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以妖言。”在建立东汉政权后,刘秀“宣布图谶于天下”,其后此风愈烈。南阳是光武帝发迹的地方,图谶更盛,以星象为题材,反映祥瑞的图腾大行其道,代表着统治阶层希冀祈祷神灵维持统治的思想状态。

  在这一背景下,象征四方守护之神的“四神”形象,被汉代人寄予了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不仅反映客观方位、季节,还有祈求上天顺应人意,辟邪祈福的美好愿望。“四神”中的苍龙、朱雀是古时瑞兽,玄武多与升仙之说有关,白虎号称能吞噬鬼怪,也是可以驱邪避魔的神兽。

  而汉代“四神”图腾在实际运用中,其方位并不是机械地对应四方。其结构的不同变化,可能代表着不同季节相关星宿的运行态势。汉代人往往用这种看似简单的表现手法,寓意重大事件的发生,祈求事物发展方向能够顺应心意。

  秦汉时期,本土宗教尚未完全形成,但道家思想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创造出以天皇太一、西王母、东王公等形象为代表的天上仙人世界。从汉武帝开始,追求长生、死后升仙的观念深入人心,汉代人崇尚“事死如事生”,将代表祥瑞、顺应阴阳的“四神”图腾带入墓葬,可能反映的正是一种希望死后升入“仙境”的强烈渴望。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