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碧娟 特约记者 夏季风
元宵节前至今,万振红位于淅川县城解放路的家中一直很是热闹。简陋的家中,满墙满壁的古灯是他近几年的收藏心血。这几日,他正免费开放他的私人藏馆。
万振红从关注移民民俗物品开始进入收藏界,如今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民间收藏家。从一念到执著,老万和他的灯具收藏一样精彩。
一盏灯 一个心愿
记者见到老万时,他正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他收藏的各种灯具:“青灯有味似儿时”、“诗尽灯残天未明”、“醉里挑灯看剑”……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不时从他嘴里蹦出来。
黑瓷灯、油灯、马灯、汽灯、矿灯、信号灯、台灯,吊灯、灯台、灯柱、蜡台……1000余盏明清、近现代时期豫西南民间日常劳动生活使用的各式老油灯静置展厅,穿越历史的时空,人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挑灯读书、劳作、生活的一幅幅鲜活画面。
盏盏形态各异的古灯,不仅见证了历史,也讲述着百姓生活的变迁。万振红告诉记者,这些曾经照耀古人的器物,就是文明的物证。在收藏的过程中他一次次为华夏悠久的文明史而感到自豪;一次次为古代艺人的匠心独具而喝彩;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灯具而倾倒。
万振红自2013年开始收集古灯,等收藏的灯具达到100盏后,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用古灯来串起人类文明史。如今,老万已经收藏有4000多盏灯具。2014年2月24日,他在淅川县城解放路的家中自办起了淅川古灯博物馆。
一盏灯 一段历史
一盏盏别致的油灯,一幅幅精致的图说,油灯的发展脉络清晰明朗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最初的油灯来源于‘钻燧取火’,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万振红边走边讲。
“南北朝出现了青瓷油灯,油灯在体量上变小,带有动物造型的油灯出现。到了隋唐五代,油灯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唐三彩的出现,这种低温釉陶因其色彩斑斓为一直是素色的油灯增添了绚丽的外表。宋代时期,油灯数量大增,对于油灯的普及意义重大,而且也影响到后来的基本规范。明代在油灯壶形的造型基础上,加长了灯炷的长度,出现了省油书灯。清代的油灯受到宫廷审美倾向的影响,装饰繁复,图案细密。晚清和民国时期,由于‘洋油’(煤油)的输入,各种各样的‘洋油灯’开始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的灯具进入电力时代,一个有着几千年技术文明的油灯历史才算终结。”一圈下来,油灯的“成长历程”了然于胸。
一年多来,前来参观的人达1万多人次,人们从这些古灯中,去品味历史的变迁,感知文化的延续,了解文明的进步。
一盏灯 一段记忆
“特别亲切,这些老油灯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70岁的吴秋香老人激动地说。开展那天,家住老街的吴秋香一大早就带着上小学的外孙女琳琳前来观灯,老人自小在淅川农村长大,小时候去亲戚家串门,回来天黑,父亲赶着马车,提着马灯的画面,至今仍是老人心中温暖的回忆。
“点灯不用油,是身处漫长的油灯时代人们的一个梦想。”吴秋香说,小时候家里用的锡制钵式油灯,点的是食用麻油,平时舍不得用,只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多点一会儿。后来煤油灯出现了,3分钱灌一小壶煤油,能用好几个晚上。
44岁的刘建新则对汽灯情有独钟。“小时候看戏,没电怎么办?在戏台两边挂两盏汽灯,方便大伙观看。”刘建新忘不了母亲在煤油灯下,为自己赶制新衣;忘不了辛勤劳作一天,全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老人在唠嗑,孩童们在戏耍的温馨场景。京剧《红灯记》中李奶奶手提的同款灯这里也有,这让喜欢京剧的刘建新很是兴奋。而“糨糊瓶”油灯、“墨水瓶”油灯则把他拉回了那段年少懵懂的岁月。
灯与夜为伴,夜因灯而明。多姿多彩的灯具成为万振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采访结束时,万振红踌躇满志地说:“灯具是文明的精灵。我会坚持不懈地收藏、宣传民俗文化,让丹江河畔的文明之光更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