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翠
每个人都有厚重的家乡情结,在南阳,有作家写南阳,有曲艺家唱南阳,有画家画南阳……
不只这些“大家”颂南阳赞南阳,南阳百姓亦是如此:那些年,杨保国手绘南阳,用钢笔画记录老南阳昔日的风光;还有80后小伙儿李君用圆珠笔和水彩,以动漫插画的风格向世人推介南阳新貌……如今,又有“南阳迷”马振峰,用水粉画绘出南阳已消逝的老建筑和南阳老故事。
初识花甲之年的马振峰,缘于本报主办的第七届“书画义卖·救助百户困难家庭”活动,他冒着严寒送来两幅画作,留下一句朴实的话转身离开——“不管拍卖多少钱都行,我只想献份爱心。”再识马振峰,是昨日在温凉河畔,他一边展示着自己的画作,一边向停下来的路人讲着画中的老南阳:琉璃桥、王府山、白河渔人、清代卧龙岗全貌,三顾茅庐、战宛城、南阳关……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对家乡感情很深,退休后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再三思索,决定通过自己的记忆和笔墨,绘出南阳的老建筑和老故事。”有一定绘画基础的马振峰重拾画笔,尝试着将南阳的历史文化转化为绘画语言。为了让画面有内涵、厚重,不失历史真实性,他捧起县志、人物传记、史料,走访老人和街坊邻居,还常常跑到实地或是遗址写生。因没有影像和航拍资料,他将所能看到的转换成不同视野的素材,再调整构思和变换草图……就这样,20多幅反映南阳历史文化的画作在他手下诞生了。
“平日里,我在家构思画画,天好时,就骑着车子拉上这些画,到街头游园或是广场上向众人展示。”一有路人驻足,马振峰便会滔滔不绝地讲起南阳的老历史。
细品马振峰的这些画,从专业角度来看,也许质量并不算高,但从精神层面来说,这份“留住老南阳”的执著值得南阳人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