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建设者
为了赶工期
新婚夫妻只能工地团聚
□中铁四局郑机城际铁路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郭志超
我们公司负责T2航站楼地下城际铁路站点的项目施工,属于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的重要附属保障工程,在工期内与T2航站楼有多处交叉,作业体量仅宽41.9米、长505.8米,施工难度很大。
由于项目位置是在航站楼的地下,所以最大的难度在于降水,降水降不下去,基坑就无法开挖。所谓降水就是把地表水位下降到工程所需的深度以下,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项目安全。而降水工作一旦开始,则需要24小时不间断施工,只降水一项工作就耗时近一年半才将水位降至工程所需的23米以下,所以我们的施工人员基本每天吃住都在工地。为了保证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许多人一年也没多少假期,有刚结婚的妻子为了见丈夫一面,只能跑到工地上。
今年10月底,我们所负责站点已全部竣工,并且通过了工程验收。
讲述·公务员
家门口的大“米粒”
方便出行助推经济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处处长 李明超
“米”字形铁路网,不仅强化了郑州交通枢纽地位,也对整个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以郑州为中心,未来会形成以500公里为半径覆盖我国3.5亿人,以700公里为半径覆盖我国7.2亿人的两个圆,而这两个圆,都在两个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内。
建成后不仅极大方便普通市民的出行需求,也强力助推铁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
2011年,我调到驻马店工作,而老公和孩子却留在郑州,于是周末坐车回郑州就成了每周的必修课。
那时,周五下班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坐上拥挤不堪的绿皮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郑州,稍微耽搁到家便是深夜,星期日下午也只能早早返回。因两地分居,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我们俩没少闹别扭。
现在,乘坐高铁的话,两地车程顶多50多分钟,甚至可以周末下班赶回郑州和老公孩子吃晚饭。
查看评论(379)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