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籍北大天才携妻隐居20年 为孩子又重入尘世](http://n.sinaimg.cn/henan/transform/20160921/P9JA-fxvyqvy6971202.png)
![河南籍北大天才携妻隐居20年 为孩子又重入尘世](http://n.sinaimg.cn/henan/transform/20160921/cpzg-fxvyqvy6971204.jpg)
他是天才,一天能记住500个电话号码;
他是学霸,北大国政系79级学士,北大法律系83级硕士,一毕业就留校任教;
他还是网红专家,曾有超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
但是,27年前他却抛开一切,和妻子隐居山林,
如今,他为了责任,重新回归尘世......
导读:
2011年,“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十几年 寻桃花源生活”曾让王青松夫妇成为“网红”。今天,《北大学霸男神王青松携妻隐居深山20年年 却要为儿子重新入世》一文让王青松再次成为焦点人物,大河客户端带大家走进王青松背后的故事。
遁世者:曾是学霸也是男神
王青松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河北村人,祖辈世代务农。
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信阳地委机要局。因为机要局不要干部子弟,也不要当地人,怕社会关系复杂泄露机要信息。机要局需要人记忆力好。一段古汉语没标点,王青松看一遍就能背下来;还有,他一天能把500个电话号码记住,并对号入座知道是谁的。
报 考北大时,他犹豫是考国际政治还是法律,问信阳地委的同事,同事说:“你看是检察院上我们这儿汇报工作,还是我们到检察院汇报工作?”王青松恍然大悟。 1979年,他考取了北大国际政治系,在国政系79级的58人中,22岁的他以河南信阳机要干部出身的“老大哥”形象出现,一来就被任命为团支书,在学校 的形象也是一板一眼,西装革履,哪怕从宿舍到教室几步路,脚上还穿着拖鞋。小他6岁的唐师曾在《我钻进了金字塔》中调侃:“他举手投足透着重权在握的稳 重,自然更让我们敬重,乃至晚上我睡觉翻身都轻手轻脚心怀敬畏。”
进入信阳地委机要局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机要局反而不要干部子弟,怕社会关系多互相传信息。一段古汉语没标点让你看一遍背下来,还有记电话号码,我一天能把500个电话号码对号入座。”机要干部的训练让他应对北大的学习和考试易如反掌。
本科毕业后,他发现法律系好找工作,又于1983年考取了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内心里总会走到这一步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青松的人生转了弯。因为老家离白马寺不远,他从小练过武,到北大后又爱读老庄,在1985年“养生热”时,开始在北大教授养生。其同学说,这是他一次极其成功的投机。
养 生为王青松带来了声名,还有财富。他成了北大一协会的明星,后来法律系看他影响大了,让他为系里创收,在外开设一周养生班,每人收费10元。后来成为他妻 子的张梅也是当时来养生班看热闹的学员之一,刚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比他小12岁,他在人群里一眼看到她就说:“气质好。”
从小习武的王青松,是国内较早的气功师傅和养生专家。仅在北京,就有超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还是一名网红专家。
1990年后,气功渐冷,王青松一下子从顶峰跌落,在学校的境遇也急转直下。“当时,我报考哲学系汤一介先生的博士生,单科和总分都考了第一名,学校竟然不予录取。”那时候,他感觉自己像个风筝,被几万根线拉着,怎么也飞不高。
随着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他想回到山里看看古书,呼吸清新的空气,也算是一种人生修行。
高速路、沥青路、土公路、林间小道···直到没有了路。
王青松带着妻子张梅,一直走、一直走···一路从繁华都城,走到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1994年,他们搬到北京与河北交界附近的山区,那里有座岳父的老房子,租地10亩。去北大上一次课要坐5个多小时公交车,耕地也无人照管,于是妻子张梅在1998年毅然辞职,而他则在2000年后脱离北大,承包荒山2500亩,从此与世隔绝。
他 俩按照自己的理念,烧制“更加有益于养生”的青砖青瓦,依傍过去的旧窑洞盖起了新房。两个北大老师不教书反而到村里来种地,过着与众不同的“洁癖”生活, 村里人都觉得这夫妻俩是神经病,便白眼相加。为了寻求更宁静的栖息地,夫妻俩远离村民,走向大山更深处,用20万元,承包了荒山2500亩,50年为期, 从此与世隔绝。每当亲朋好友向张梅的父母问询其女儿女婿,他们都嫌丢人,便回答“出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