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探讨这一命题之前,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搞清楚:传统媒体为什么就不行了?究竟输在了哪里?

  如果我说传统媒体(包括传统网络媒体)的业景萧条主要是给“+互联网”害的,可能不少人会持有异议。为了打消异议,下面我不妨以报纸为例作以剖析——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报纸发行到哪里他的新闻影响才会跟到哪里,受众获取相关的信息的渠道,只有通过读报或者广播电视的摘要式转播——此种相对原始的“狼性传播”对报纸有效发行的消极影响并不大。而互联网出现后,报纸为了扩大所发新闻信息的影响,纷纷“+互联网”,并自甘沦为了网络的信息供应商。逐利资本对信息流向缺乏有效控导,“脱缰”了的新闻信息,仅仅在“新闻融合”的意义范畴内实现了“狼性传播”,这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从报纸分化甚或转移到了网络。

  ——在“+互联网”时期,新闻信息每天都会过早被网媒“融合”,并产生影响,而刊载新闻信息的报纸,此时却仍在“融合”之外的送达之路上走着。如果将报纸看做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平台的话,那么,此现象便佛如于一个正在台上表演的猴子,突然脱缰,逃到了戏台旁的大树上。而此时,观众的目光自然会不经意地被猴子带走,并随着猴子的上蹿下跳在树上移动,至于戏台及其上面的耍猴人状况如何,则少人会去关心和关注。

  无论是报纸发行速度与新闻传播速度很难保持同步,还是新闻的“泼猴脱缰上树现象”,都肇致了报纸发行有效性的大大减弱,并使报纸逐渐陷入到了无人过目的尴尬境地。

  而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而言,广告是报纸赖以逐利的根本,但,广告商所看中的却不仅仅是报纸的新闻影响,他们还要看:新闻都是通过什么渠道产生的影响;报纸自身真实有效的发行量是多少;发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和其消费能力如何等。于是,没经“控导工程”调控的狼性传播造成的“媒闻殊途”现象,导致的传统媒体业态凋蔽状况便油然产生——当然,这也是互联网发展所导致的必然趋势。

  如今,曾“一意孤行”,不计后果地演绎“+互联网”,而被“信息融合”业态拖得羸弱不堪的传统媒体,正缓缓地向世人谢幕,但就在挽歌欲奏之时,“互联网+”的“救命稻草”来了……

  综合分析上述可知,以“互联网+”让传统媒体突破数字化困境,去实现“媒体融合”,不能复踏以往的那种损己利人的“信息融合”之路,而应让新闻信息的原有载体或其“代言平台”,与新媒体间实现协作式的“融合”。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可能浴火重生,而其实现无障碍运营的核心价值引擎,却仍旧是狼性传播——当今“媒体融合”意义上的狼性传播。

  第二、 狼性传播是逐利资本驱使和控导下的创意传播。

  观察发现,《清风中原》的信息发布,如同群狼在头狼的带领下占领着山头的望月嚎叫。包括谣言在内的众多消极信息,如小兽一般,遽然闻之,顿起惊骇,纷纷落荒逃遁。《清风中原》信息发布所表现出的此种特性,也便是狼性传播的攻击性和征服性。而狼性传播的攻击性和征服性其实是在逐利资本的驱使和控导下,才得以实现的创意传播表现——这里的逐利资本包括资金性资本和功利性资本两种。

  资金性资本指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剩余价值而投入的资金。而功利性资本则指是为了创造社会功利效应而投入的财物。两者的出发点不同,收效不同,但以媒体为载体去实现既定意图,或达到某种目的、目标时,其追功逐利的手段是相同的。

  从《清风中原》的成立背景及其所发布信息的性质,不难看出这个媒体平台是不求获取利润或剩余价值的。其资本的投入,也只是驱使和控导狼性传播的信息,去创造预期的社会功利效应。而它可单独发布反腐倡廉的信息以外的那一功能,即:可以将传统媒体——河南省纪委网站和《河南日报》的已发信息转发,并加以创意性推广的功能,却涉及了“协作式的媒体融合”问题。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理应具有启发深省和提示探索的作用。

  在传统媒体主业凋蔽的目前,为了追逐利润增长或剩余价值增多,很多传统媒体都非常“不务正业”地开始大搞副业。他们不惜牺牲媒体品格,只要有钱赚,啥事都能干,从而把生产和传播新闻放到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媒体主业的自暴自弃现象到了令人诧异的程度,让业外人士不禁疑问重重:这还是个新闻媒体吗?为了糊口他们在一边极力推销杂货,为了“体面”,他们一边却又无奈地在搭售着“霉变”的新闻产品。这不分明是一间颓废的杂货店吗?

  除此之外,还有些传统媒体操纵者在没有找到打破瓶颈的方法前,将自己扮成一个业界重量级的“性情中人”,整天占用自己媒体的容量对各路专家、教授貌似正确的理论“知无不言”,夸夸其谈,其表现仿佛安个尾巴就能上树当“大圣”,更酷似正被某种无奈和恐慌情绪纠缠着的“性中情人”……

  其实,传统媒体完全没有必要惊慌失措,更不应受一些无法分清对错的传媒理论引导,不顾寸之所长,尺之所短,贸然试水商业——媒体人凭半路出家的经验和蹩脚的经商智慧,去与长期浸淫于经营状态中的专业商人博弈,胜算可能性有多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