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的“前世今生”
23岁的李佳妮是深圳一家外企服装公司的基层职工。她抱怨说,工作太累,常常加班,生活不稳定。被父母劝服,她准备参加12月5日的“国考”。她的父母,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当公务员。
我国大学生就业与“铁饭碗”的联系,能追溯到60年前。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政务院规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当时大学毕业生流向就是党政部门和国企,这种趋势一直持续,直到“文革”时期被“上山下乡”所取代。
1982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就业仍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等待学子的仍是“铁饭碗”。
1986年,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启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开始试点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制。包括外企在内的各类单位,开始进入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视野。
1994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为指导,将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正式进入自主择业时代。国企开始面向市场双向选择人才;公务员岗位也开始通过考试的方式招录。
其时,改革开放已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开始繁荣。由于工资较高、管理体系较为规范先进等,许多大学生把目光对准外企。
上世纪90年代末,是国企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一段低谷。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加上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就业吸引力,国企已较少有人问津。
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大型国企改革获得成功,“国企热”在毕业生中重新升温。虽然仍不能与遥遥领先的外企相争,但二者对人才的吸引力差距正在缩小。
除国企外,号称“铁饭碗”的公务员,更是成了“稳定”的代名词。有关专家指出,由于缺乏退出机制,事实上,公务员被辞退的现象寥寥无几,加上福利待遇好,广大学子对公务员岗位的心仪是难免的。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和选择国企就业,的确是最近两年出现的一个就业趋势。”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