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陷入形式化
事实上,从有关报道来看,没有发现因思想品德不合格而没有被录取的事例,那么,年年宣布相同的政策,用意何在呢?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吗?
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生招生思想品德不合格不予录取是对以往思想道德考核流于形式化的纠偏,但是,讽刺的是,如此的政策规定似乎有再次陷入形式化的嫌疑。单一地就思想品德来说,很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通行的标准。并且,要认识到,即使那些有过道德污点的人,是不是就要拒绝之,恐怕也值得探讨。因为社会不能把任何个体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应该允许个体有改正的机会。再者说,对那些违法犯罪者来说,在接受法律惩罚之后,是不是还要接受“思想品德”考核,依旧是个问题。
研究生“品德关”:年年关注,年年“花架子”?我们下年还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吗?如果不解决充满其中的悖论,在笔者看来,未尝没有可能,恐怕也是一种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