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崔 鹏)如今,在南阳1000多万父老乡亲中,甚至在全国戏曲界,一提起内乡宛梆,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它在诸多基层戏曲艺术中一枝独秀,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愈开愈艳,艺术本身得以完善和保存,精品剧目屡屡在大赛中获奖,演员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演出市场也不断扩大……
曾经辉煌,生死抉择
宛梆起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是由陕西东路秦腔传入南阳后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而成的珍稀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它曲调丰富,唱腔独特,男生用大本嗓,特别是女声唱腔中的高八度呕音长腔配之独有的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堪称一绝。它既有秦腔的粗犷激越,又有楚乐的委婉亮丽,因南阳古称宛,新中国建国后定名为“宛梆”。几百年来,宛梆从诞生那天起,就生存流布于豫西南这片土地上。
宛梆,有过曾经的辉煌,当地民间俚语“想看宛梆戏,多跑十里路”就是最好的佐证。然而,随着多元文化发展的冲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同大多数戏曲艺术一样,宛梆也经历了一次“生死劫”。当时,宛梆观众锐减,演出市场萧条,人才流失严重,再加之宛梆学习难度较大,人才培养难以为继,作为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内乡宛梆剧团也濒临解散。是艰难生存?还是就此消亡?宛梆面临生死抉择!
锐意改革,积极扶持
但是,作为独剧种,宛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艺术价值,一旦流失,永难再续。
为此,内乡宛梆剧团提出了“向市场要效益,向改革要动力”。他们将剧团作为企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规律创作、生产、演出剧目,做到“群众想看啥,我就能演啥”。为盘活市场,他们想尽千方百计:引入经纪人,实行强强联合;设立联络点,变过去“守株待兔”为“找米下锅”;强化宣传营销,叫响宛梆品牌;在内部管理上,量化工作,以绩定酬,低工资,高补助,形成激励机制。机制灵活,管理到位,使内乡宛梆剧团走上科学运转的轨道,不仅生存了下来,且有了一定的发展,演出场点除本县外,还辐射到镇平、邓州、新野、唐河等周边县市500多个乡村,年演出600多场。广大群众由衷地说:“一年真是没少看宛梆戏,给我们带来不少欢乐呀。”
同时,为保护宛梆这一珍稀的剧种,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扶持措施。首先,从经费上“壮骨输血”,逐年加大对宛梆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在年补贴26.1万元的基础上,又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投入75万元专项资金年购买宛梆演出服务300场。目前,每年共有101.1万元宛梆保护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并积极向上争取“非遗”项目, 2014年向上争取宛梆艺术传习馆项目资金21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投入60%即1260万元,这也是河南省唯一获中央专项支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立足保护,薪火传承
面对宛梆招生困难、后继乏人、演员断层等严峻形势,该县自2007年起,每年拿出1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宛梆人才的培养。2008年投资400余万元建设集办公、排练教学、展演、艺术培训等为一体的“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2010年又积极协调,依托宛梆建立了“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把培养宛梆艺术传承人纳入国家教育范围,为传承、发展宛梆艺术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确定宛梆名、老艺人和国家、省级传承人及老演员为老师,推选优秀青年演员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拜师授徒,“手把手”传承;从“宛梆班”中公开考录学员纳入事业编制,确保留住优秀人才;选择优秀青年演员参演大戏,扮演重要角色,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如今不少演员在老艺人的培养下,成为宛梆的中坚力量,常年活跃在舞台上。
立足宛梆的保护和传承,该县先后制定了《内乡县“非遗”保护规划》、《宛梆2006—2010年保护规划》和《宛梆2011—2015年保护规划》,并逐步实施。组织专门人员,投资数十万元编纂出版《内乡宛梆》书籍,全面反映宛梆的渊源、唱腔音乐特色、表演特点、精粹唱段、代表性剧目等内容,组织记录整理各类宛梆剧目160个50多万字,对宛梆唱腔进行标准化记谱,专门录制宛梆剧目音像资料,为宛梆艺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资料。
保护宛梆之根,涵养文化盛林。如今,植根深厚的土壤,沐浴阳光雨露,宛梆这一古老的艺术,枝繁叶茂,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迄今为止,内乡宛梆已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宛梆剧目《取宛城》、《清明案》分别荣获了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一等奖,宛梆剧团先后摘取“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天下第一团”、“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央、省、市级奖项百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