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杨振辉
4月3日一大早,辉县市常村镇移民何宏波装好父亲的照片,带着媳妇、孩子,同村里的十几户人家一起,坐上南下的大巴。
他们去的地方叫淅川县,是南水北调16.5万名移民的故乡。何宏波的老家就在丹江口水库边的仓房镇沿江村,如今已被丹江水淹没。
5年前的初夏,何宏波作为新一次南水北调移民,同沿江村98户443人一起,迁入新乡辉县市常村镇。那时,75岁的父亲何兆圣拄着拐杖带头搬迁。2012年夏,父亲在新村去世,他生前未实现的愿望是,回丹江看一眼。
几天前,何宏波从电视上得知,“移民丰碑”早已在淅川余关村落成,大批移民回到余关村寻根,这让他感慨万千。清明节来临,他决定带上“父亲”及家人回余关寻根,也圆父亲生前的梦想。
“这里就是余关呀!”刚下车,眼前的情景让何宏波疲劳顿消。群山怀抱中,50多块大理石碑组成的移民丰碑群巍然屹立。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丰碑上记录着每一个移民村的故事,镌刻着每一个移民的名字。
“沿江村:何兆圣、何宏简、何宏波、何宏梅、何宏珍……”找到自己一家人的名字,何宏波掏出父亲的照片,用袖头擦了擦,说:“爹,咱们到家了,到家了……”他轻摸着石碑上父亲的名字,想到老人一生都在辗转迁徙,鼻子一酸,眼泪脱眶而出。
“50多年的搬迁路上,父亲辗转三省四地,从血气方刚到白发苍苍,最终长眠异乡。父亲像一颗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顽强生长;又像一片落叶,一生都在随风飘零。”何宏波的话让全家人泪流满面。
“咱村人的名字都在这儿!”清明归来祭扫的移民数以千计,看到亲人和村邻的名字,他们上前抱了又抱,把脸贴上去,像贴在母亲的怀里。73岁的胡春花原是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人,20多岁时嫁到一山之隔的邻村——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镇温坪村。2011年6月10日,胡春花一家搬到湖北沙洋县;同一天,哥哥胡春江从胡坡村迁入新乡辉县市北陈马村。兄妹俩从此天各一方。“小时候家里穷,哥哥把能吃的都给我了,他从此落下了胃病……”抚摸着哥哥的名字,胡春花老泪纵横。如今,她在路上听见有人讲淅川话,就忍不住跟上多听几句;在街上看见老头儿长得像哥哥,就跟上去多看几眼。
“找到了!”回乡的人一块块找,一排排查,唤着同村人快来看。名字找到,根就找到了,村子像是又能摸着了一样。一次次抚摸,一次次跪拜,缅怀先人,团聚亲情。
半个多世纪里,淅川近40万名移民为了清水北上,抛家舍业,迁往他乡,义无反顾。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每到清明,移民群众回望故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大心事,返回淅川寻根也成为感人至深的别样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