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产经>正文

宛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A-A+2016年4月7日08:07南阳日报评论

宛城区区委书记刘中青(右二)、副区长李晓兰(右一)在中小学校调研宛城区区委书记刘中青(右二)、副区长李晓兰(右一)在中小学校调研
宛城区区长孙云飞(左二)实地察看在建学校宛城区区长孙云飞(左二)实地察看在建学校
市九小喜获全省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市九小喜获全省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
市十九中学生喜领免费字典市十九中学生喜领免费字典
市七小精彩的高效课堂市七小精彩的高效课堂
溧河一中校园快乐足球溧河一中校园快乐足球
市七小放学安全有序市七小放学安全有序
市九小现代化信息技术课市九小现代化信息技术课
市十九中生物课堂市十九中生物课堂
溧河乡王堂小学多媒体教学溧河乡王堂小学多媒体教学
全省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市三中举办全省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市三中举办
接受义务教育均衡检查接受义务教育均衡检查

  《人民日报》2016年2月25日刊登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公布的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名单中,宛城区名列全国545个达标县(市、区)之中,成为2015年我市唯一达标的区。

  建设教育强区,均衡发展是前提。

  在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超前实践的真实写照——从“人人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人人上好学”的基本均衡,区委、区政府在求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区的道路上执著地探索着。而今,该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校点布局、学校软硬件建设、精细化管理、特色办学等实践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出了品牌,树立了形象。

  条件最好是学校 环境最美是校园

  溧河乡第一初级中学是宛城区的一所普通乡镇中学,学校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21.6%。校园规划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区域分明、互不干扰;现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64人,学生905人,无超大班额现象。

  在这里,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图书室、阅览室藏书24960册,每年新增书比例1.1%。

  在这里,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各1个,教学和办公用计算机75台,计算机教室上课保证学生一人一机。学校计算机全部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

  在这里,体育器材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有300米环道和100米直道。

  在这里,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学历教师42人,占66%,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44人,占68.7%。

  在这里,全校性的经典诵读、亲子共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享受到了“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的乐趣,受到了浓浓书香的滋养,让读书从校园走到了家庭,让阅读从学习走向了生活。

  如今,在宛城区,无论身处城区还是农村,市三中、市九小、汉冢乡第一中心小学……优质的学校比比皆是。校园中,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处景点都在育人,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里,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乐园;这里,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强化政府责任

  完善保障机制

  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说:“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区委、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明确目标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工作推进和奖惩激励制度,着力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加强领导,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9月,宛城区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教育工作,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区委召开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2014—2015学年全区优秀教师,颁布了对市三中和教研室的嘉奖令,奖励区教体局100万元。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传达贯彻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精神,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区情实际,安排部署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制订《宛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和任务,形成了全区上下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共识和合力。

  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摩会。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全区相关部门、中小学校主要负责人,深入各乡镇中小学校观摩学习、交流经验。

  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12年-2014年,该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别为2.92%、17.21%、10.79%,财政对教育拨款增长比例分别为9.3%、18.46%、11.52%;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工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和拨付。

  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追责制度。宛城区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年度目标考评,督促相关单位全面开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实力、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2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6所,包括小学95所、初中2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另有高中3所,职业中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和农村教学点110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4951人,在校学生90792人,其中留守儿童6066人,外来务工子女5659人。因成绩突出,该区先后荣获“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家教示范区”、“河南省教育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后通过了省、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评估验收。

  “五大工程”并进

  提升办学水平

  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该区依据《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硬件建设均衡。

  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011年以来,全区共投入资金2.3亿元,完成教学楼项目196个,宿舍楼项目50个,食堂餐厅项目27个,厕所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整修地坪5万平方米,绿化校园2.8万平方米。

  充实教学设备。投入资金4407.7万元,加强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和体音美、心理咨询室等配备。各中小学校积极挖潜,多方筹资,加强学校内部设施建设。全区小学“六室”、初中“九室”均达到省定二类以上标准。

  建设教育信息化。采取多种形式,累计投资4305万元,购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445套,装备多媒体教室366间,采购安装网络监控摄像头852个,购置计算机2085台,装备一体机200套,装备网络视频会议室100个,建成集网络监控和视频会议于一体的“统一通信平台”,实现了校园安全的全监控和视频会议的全覆盖。全区初中、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按要求建设了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也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基本实现了“班班通”,教育教学手段得到很大改善。

  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区委、区政府科学布局,加强建设,增加学位,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2010年,投入资金660万元,改扩建市十七中,扩大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2011年,投入940万元,改扩建市七小、市十九中,扩大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增加学位1300个;2012年,投入资金1509万元,改扩建市二十五小,增加学位1000个;2014年投入资金500万元,改扩建市八小,增加学位300个;2015年投入资金3500万元,改扩建市十三小、市三十一小,增加学位3000个。在建设过程中,区委成立了六个项目学校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由区委副县级干部担任,督促学校建设进程,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区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实施“名师工程”和“名校长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建立教师按需补进长效机制。每年都根据上年度教师自然减员数和因适龄儿童增长而扩大办学规模所需教师数总和,科学制订编制,向社会公开招聘。2011年以来,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779人,其中,2015年招聘教师200名,并把90%以上新聘教师分配到农村和偏远学校,基本满足了正常教育教学需要,有效提升了偏远乡镇学校师资水平。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全面开展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三年来,全区共涌现出省、市级名师16名,省级骨干教师116名,市级名校长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32名,市级骨干教师1105 名,区级骨干教师495名。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实行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采取教师交流任职、互相挂职、结对帮扶、“以强带弱”、“捆绑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快速提升。

  实施学校精致化管理工程。宛城区在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宏观管理。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组织全区中小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近600人参加培训,结集出版了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汇编,交流论文100余篇,强化了中小学校管理团队的政策意识,提升了管理能力。

  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南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和《南阳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制度,学生无序流动、择校和大班额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把5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达到了生源基本均衡。建立适龄儿童入学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控辍制度。要求各乡镇每年向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确保适龄生入学率达到100%;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做到优先、优惠入学。

  全面开展精致化学校管理达标晋级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从校园管理、规范办学、教学改革、特色建设、学校文化五个方面,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评选出先进单位,扬先励后,促使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均衡。相继出台了《宛城区中小学校教师高效课堂达标三年规划》和《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点面结合、强力推进、校长上课、率先垂范、全员验收、逐人过关等措施,宛城区大多学校建立了校本特色教学模式,课堂正向着高效课堂的目标推进。在全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区获市级奖励数占全市的五分之一,获省级奖励数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总获奖数稳居全市第一。2015年中招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各类优质高中录取线以上人数及比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宛城区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县区。

  实施以城带乡均衡推进工程。该区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教科研优势,对农村学校进行全方位帮扶,城区12所中小学分别同8个乡镇中心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实施以城带乡工程,促进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

  从管理上带。城区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帮扶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指导,从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学活动策划、教学督导评估等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帮带。

  从业务上带。城区学校通过定期送教下乡、做示范课、评课指导等方法,使农村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从教研上带。实行教研室教研员分包制度,要求教研员定期深入到分包单位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将教研员所带单位、所带学校、所带学科的教学教研效果作为教研员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

  从督导上带。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4个督导组,分乡包片,对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督促和指导,帮助解决农村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实施“阳光温暖”工程。为保障教育公平,宛城区积极组织实施“阳光温暖”工程。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积极筹措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014年共发放“一补”资金606.7万元,受益人数达5075人。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通知》,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对“留守学生”详细登记造册,建立完整的档案,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在全区积极开展“代理妈妈”温暖关爱行动,目前全区共有“代理妈妈”600多名。

  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救助体系。筹措资金 17万元,设立宛城区家庭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已累计发放救助基金8万余元。

  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随班就读体系建设,保证了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及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合理配置资源

  调整学校布局

  按照“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的布局调整要求,宛城区把位于农村的普通高中进行资源重组和合并,逐步迁往城区。利用原高中校址,将分散的农村初中合并迁入乡镇,实现初中乡(镇)化。利用原初中校址和资源,将其改建为区域性中心小学,学片内高年级段的学生集中到区域性中心小学就读,原村小学根据人口密度和其他实际情况办为教学点或幼儿园。经过资源整合,全区小学调整为95所,初中调整为21所。资源整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办学布局上的变化,也不是简单的硬件积累,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解决了农村学校过于分散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紧张的状况,节约了办学成本,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组建“学校联合体”

  实现共同发展

  针对城区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均衡情况,该区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采用组建“学校联合体”的方法,打破传统的学校界限,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缓解“择校热”的难题。“学校联合体”实现一个法人代表、一套校领导班子、两个校址,实行人、财、物一体化。2012年,区政府决定把市三中与校址相邻的市十六中、市十八中结为“学校联合体”,3所学校达到了共同发展,教师实现了共同成长,解决了城区初中的“择校热”和“超大班”难题,满足了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市七小、市八小、市九小与校址相邻又相对薄弱的市二十五小、市二十六小、市二十七小联合办学,经过三年的联合办学,现已成功脱离。市二十五小、市二十六小、市二十七小成为辖区内的品牌学校,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就在身边。

  均衡是前提,发展是目的。

  宛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均衡发展,使该区城乡学生在家门口都能上名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寄托着4万个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是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的价值所系,也是宛城区教育人不懈的追求!”刘中青对宛城区今后的教育发展信心满怀,“未来几年是宛城区教育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我们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响教育强区品牌,实现教育新的跨越。”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