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强化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观念,锁定生态立县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探索建立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合力构建大生态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343.jpg)
生态家园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建设宜居城市。搬迁酒厂、水泥厂等污染企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杜绝城区环境污染。投资2亿多元,建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2.5万吨,目前正在提标改造;垃圾填埋场日接纳生活垃圾150吨,配套建设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杜绝二次污染;城区新规划建设12座垃圾中转站和16座公厕,对原有公厕全部进行水冲式改造;设立垃圾中转箱62个,配备垃圾清运车、洒水车、装载机和洗扫车,对城区主次干道实行全天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在县城外围栽植速生杨等绿化树木15万棵,形成宽100米、长21公里的环城绿化带;巩固南水北调、白河沿岸生态廊道绿化和垭口区域景观带建设成果,加快推进龙泉公园、凤瑞公园、古缯国遗址公园等绿地游园建设,逐步实现“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目标。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中心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标立界,标志保护区范围。今年一季度,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531.jpg)
二是打造美丽乡村。整合项目资金,提升乡村清洁工程综合效益。止2015年,先后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农村垃圾清洁工程、生活污水清洁工程项目5个,3个乡镇、5个行政村近1.8万人受益。今年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9个,争取项目资金1320万元,9个乡镇受益。全县已累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1个,市级生态村536个。力争到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544.jpg)
三是实施生态工程。“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小水库除险加固84座,完成潘河、澧河、甘江河等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长度19公里。投资17813.86万元,建成饮水工程98处,解决38.5138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柳河、博望、券桥等6处“千吨万人”规模水厂,成立了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先后对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白河、潘河、甘江河、三里河等河流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沿线,一级保护区内关闭养殖企业(户)77家、工业企业36家,二级保护区内54家工业企业和550家养殖企业(户)完成污染治理任务;白河沿线方城段共关闭工业企业2家、养殖企业3家。今年2月份,县政府出台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全部依法关闭、转产或搬迁县域禁养区现有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限养区内严禁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并落实治污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在适养区,引导小规模养殖户走出村庄向集约化生态化养殖小区发展,逐步解决零散乱的小养殖现象,并依据养殖规模与治理需要,建设配套污染治理和雨污分流及贮存设施。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556.jpg)
生态经济效益逐渐凸显。一是发展生态林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林业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林业六大工程,以项目大建设促进林业大发展。至“十二五”末,全县林地面积增加到123.89万亩,占到全县国土面积381.3万亩的32.24%,森林覆盖率达到29.55%,活立木总蓄积达到204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兰南高速、快速通道以及县乡道路、景区道路等生态廊道建设圆满完成,新增绿地面积3.84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县以黄金梨、木瓜、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发展到14.82万亩,总产量4.3万吨,总产值2.85亿元,建成各类绿色产业基地5万亩以上;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8家,经济林千万元以上规模加工企业2家;发展花卉苗木总面积0.96万亩,产量1097.32万株,年销售额2155万元;林业产业总产值逐年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9.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5倍。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林业生态先进县”、“国土绿化模范县”,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木瓜之乡”。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611.jpg)
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等实用技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清洁生产方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建设,持续完善乡村服务网点;整合农业沼气项目资金750万元,在鸿旺牧业、鹏迈农牧等企业建设1000立方米以上沼气工程5个,清洁能源惠及1500多家农户。协调农信社贷款2000万元,启动年产3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建设;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培育工程,计划到2017年底,耕地测土配方施肥任务全部完成。止目前,全县“三品一标”面积达到60万亩,完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证14个。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个,产品26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产地认证达到10个,产品达到43个。整合水利、林业和农综开发项目资金1600万元,协调银行贷款2000万元,支持鸿旺牧业万亩农牧一体化生态示范园建设;拨付财政资金499.8万元,用于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设施设备补贴;2014年以来,财政总投资285万元,用于养殖场升级改造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畜牧业生态示范场2个、市级畜牧业生态示范场3个。今年力争实现4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目标。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624.jpg)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修建旅游道路80余公里,架设景区供电线路,实现景区通讯全覆盖。投资2亿元,实施县城至七十二潭景区的旅游公路扩宽改造。累计完成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投资6亿元,已基本形成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宗教朝拜、寻根祭祖、历史文化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态旅游景区先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望花湖、大乘山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望花湖还被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分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大乘山、七峰山分别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综合效益33.5亿元。2016年“五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21.1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50万元,同比增长翻一番。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636.jpg)
四是发展生态工业。实施入园招商引资与环保先行相结合,严格准入制度,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超硬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等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产业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环评、没有环境容量、选址不合理、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批;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确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等级、审批权限,不随意降低环评等级,不越级审批;项目建成后,严格验收配套治污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及时掌握各园区内各类项目布局和建设情况,督促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提高环评执行率。对未批先建、“三同时”设施执行不到位、未经同意即投入试运行等未按规定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项目,及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完善环保手续。目前,入园项目均在环评批准文件规定的产业范围内。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649.jpg)
生态建设保障持续加强。一是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先后投入资金近1.5亿元,实施蓝天工程,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扬尘污染治理相关规定和办法,规范整治城区露天烧烤摊点,强力实施秸秆禁烧行动。累计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4万张,占机动车总量的88%,超额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大对矿产、建材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督促有关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整治任务。加快天然气管网和门站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率,确保2016年底县城实现天然气全覆盖,力争2017年县城建成区天然气供应达到198万立方米。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701.jpg)
二是维护良性矿业秩序。启动第三轮(2015—2020年)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开发;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做好七峰山景区内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加强矿山“三率”指标监管,提高矿山“三率”水平,促进矿产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违规勘查开发等违法行为。2015年全县关闭、取缔非法采矿点23个,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秩序逐步规范。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715.jpg)
三是强化涉林管护措施。2015年,共办理采伐证500份、木材运输证450份,收缴育林金40余万元。整合森林公安、林政、林业稽查等执法部门力量,集中开展矿山整治、坡头采沙、非法烧碳、无证经营加工木材行动20余次,清理整顿非法加工点10余个,办理滥伐案件28起,查处非法运输木屑15起,无证运输木材21起。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火灾受害率达到近30年来最低。四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全面落实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对白河等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实施生态保护,制定水产养殖规划,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开展望花湖库区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取缔无证无照商户,拆除违章建筑。五是严格规范河道采砂。制定《燕山水库上游南阳市2015—2019年河道采砂规划》,明确河道禁采区、保留区、限采区、可采区及开采深度。把白河方城境内全线,大型桥梁上游500米及下游2000米划为禁采区,对所有采砂船只喷号登记,责任到人。成立由水利、工商、公安、国土、交通等部门组成的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联合执法队,定期对监控河道进行巡查。“十二五”期间共巡查900多次,收缴各种规费2000多万元,办理案件100多起。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 方城县构建“大生态”发展格局综述](http://henan.sinaimg.cn/2016/0613/U10500P827DT201606131027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