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萌萌 特约记者 周珂
今年53岁的王印武是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七里园警务室民警。他曾任原高新分局警务督察大队大队长,2010年主动请缨到基层。自从王印武来到七里园警务室,辖区案件大幅减少,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他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十佳社区民警”。
在王印武警务室的宣传栏里,有一副对联:酬厚薄同是百姓血汗,位尊卑都是人民公仆。这是他到任时制作的,张挂至今。
在警务室的墙上,有一副匾额:执法、慎独、自省。这是警校校长在王印武毕业时的临别师训。
工作以来,他牢记师训、时刻警醒,呕心沥血履行职责,成为辖区百姓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王”、“武哥”。
支起茶桌调解群众纠纷
在警务室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普通的小茶桌,与公安民警严谨的工作作风格格不入。王印武说,可别小看这个茶桌,它不仅拉近了警民的距离,在调解工作中也发挥了大作用。矛盾当事人进了门,王印武先沏上一壶茶:“喝着说”。热茶喝下去,群众的情绪得以缓解,进门时一肚子的火气就消了大半。“让发生纠纷的双方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坐下来喝喝茶,发发牢骚,很多事情就容易调解了。”这是王印武支起茶桌的初衷。
年前辖区一村庄有两家闹矛盾,一家张大爷年迈体弱,为了补身体养了只羊喝鲜奶,而邻居王大姐觉得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找张大爷理论,两家从口舌之争发展到拳脚相向。王印武得知后,把双方请到警务室,端上热茶, 亲切地称呼 “大爷、大姐”,原来剑拔弩张的双方在温润的茶水和暖心的称呼中,慢慢化解了心中的坚冰。王印武再适时运用丰富的调解经验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使他们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最终,在王印武耐心、细致、春风细雨般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王大姐由衷地说:“武哥的小茶桌不但能解渴,更能解疙瘩!”
做好防范保辖区平安
王印武所在的七里园警务室管辖的范围非常大,辖区有不少老旧住宅小区,以前这些小区的治安情况不是很好,经常发生被盗或者火灾等险情。王印武来后,为了彻底改变辖区治安状况,加强治安防控,他下了很大工夫。
每逢重要节日、重要时段,王印武用自己的手机编发短信给辖区单位和场所负责保卫的领导,提醒加强节日“三防”(防火防盗防事故)。每当季节更替、天气变化,王印武都要拿个大喇叭录制警情通报、消防知识等,在十字路口、村庄、居民楼前轮流播放,提醒群众进行安全防范。每天,王印武都要至少去一趟高新派出所二大队,翻看自己辖区的接处警记录,了解治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方案。如今,辖区的治安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整体发案率大幅下降。
就在去年初,王印武发现辖区又一小区因故无人看管,住户电动车时有被盗。他一方面制作治安提示牌,摆放在小区门口提醒住户停车落锁,另一方面,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帮助小区组建物业公司,垒上围墙,硬化路面,规划车位。一系列举措让这个小区近四个月来再没有发生过一起被盗案件。
当参谋作好警务工作
王印武在深入辖区工作的同时,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警务工作创新。他建议将以前的活动板房警务室进行改造,在原址修建了高标准的砖混结构警务室,焕然一新的七里园警务室,2014年被评为“市十佳警务室”。
王印武到兄弟县市考评警务室建设情况,回来后主动向市公安局领导反映不少警务室民警工作热情高但缺乏实用方法等问题。领导当即决定对全市警务室民警进行两期业务培训,培训中,王印武把自己外出学习的新经验和好办法,悉数向全市社区民警进行了介绍推广。
“人民警察爱人民,老王是咱贴心人,鞠躬尽瘁真可敬,警民鱼水情谊深”。这是辖区群众口耳相传的一首打油诗,寄托了群众对王印武的感激敬仰之情,也是对王印武从警三十余年的总结和评价。2014年2月19日上午,时任河南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的王小洪,来到王印武所在的七里园警务室,对王印武长期扎根基层的敬业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采访结束时,老王说:“我已过知天命之年,名和利对我来说已不重要,我只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实实在在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一名基层老民警对警察工作的热爱、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