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热爱,才有动力,只有敬业,才有激情,只有用心,才能投入,只有感动,才有灵感。近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了一批反映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的稿件,其中,在中央级主流平面媒体发稿600多篇,两次被省司法厅评为一等奖,四次被市司法局、县政府记三等功,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十佳通讯员”。今年4月,我被《法制日报》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1987年3月,我写了一篇300字稿件,被《北京日报》采用,从此走上了宣传写作的道路。当时我采写的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采用,有的还获得亚运好新闻奖。
近年来,我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宣传价值的先进典型精心培植,着力抓住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闪光点,深入挖掘典型人物的动人故事和感人细节,推出一批树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符光录就是其中一个。符光录是新野县农民,自己购置设备,编排普法节目常年义务到农村宣传。我认为这符合发展需要和时代特点,就重点培养,深入演出现场跟踪采访,采写有现场感、有时代特色的稿件。从1994年开始,我不分节假日,跟随符光录到各地采访写稿,先后在《南阳日报》、《河南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稿件。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后,邀请新华社记者来新野实地采访,在《半月谈内部版》刊登了符光录的两篇人物通讯,我拍摄的符光录宣传演出的图片,刊发在《半月谈内部版》封面。2006年1月31日《中央电视台》7套“聚焦三农节目”以《一个人的说唱团》为题播出45分钟符光录专题。2007年,符光录作为全国唯一一名普法宣传员,参加了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法在身边》文艺晚会。演出结束后,符光录受到了司法部领导的接见。
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身边没有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去报道,我就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在平凡中找到与众不同,通过总结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新野县王集司法所所长张学洲扎根基层18年如一日,经过他的巧调解,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打架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群众亲切地称他“张司法”。张学洲的事迹很感人,但他所调解的事件大多是邻里小事,如何报道他呢?经过深入采访,我从张学洲对调解工作的用心钻研、对群众的真心爱护和真情感化出发写了一篇《一个所长的三心故事》,在《南阳日报》、《河南日报》先后刊发。《人民调解杂志》以《把爱奉献给这片土地》为题刊发长篇通讯,我拍摄的张学洲工作照片也上了杂志封面。2013年,新野县委政法委做出在全县政法系统开展向张学洲学习的决定。
我认为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视觉冲击力强、配文清楚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就是一篇很好的图片新闻。我拍摄的法制宣传日照片、符光录一人说唱团到各地演出的照片等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代表报》、《中国监察杂志》、《民主与法制》等刊用。2013年10月,在新兵启程前,新野县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走进军营,为即将出发的新兵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并向其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我拍摄了一组法律援助进军营图片。当月9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以较大篇幅采用。
在新闻写作中,我还总结出每篇新闻报道都有它值得报道的新闻价值,因此要善于抓住新闻的切入点。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还要不断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这样才能避免稿件流于形式,缺少内涵。2011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法制日报》策划了一期专题,我及时将司法所长李玉丹的事迹和图片上传,《法制日报》5月4日在一版导读以“青年政法干警成为我国政法战线生力军”为题,对李玉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专题报道反映全国公、检、法、司系统的先进青年干警人物仅8名。我市的社区矫正工作起步比较晚,在全省、全国并不处在先进。我就想如何找到突破口,宣传我市的社区矫正工作,为社区矫正工作加油推力。我听说新野县聘请心理咨询师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培训,我就将这个侧面作为切入点,采写了一篇《南阳社区矫正配心理咨询师》先后发表在新华社、《法制日报》、《河南法制报》、人民网、新华网,反响非常好。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挖掘政法干警工作的闪光点,树立典型,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