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阳医圣家传 白云阁木刻《伤寒杂病论》

A-A+2016年3月29日08:27南阳 晚报评论

  本报记者 李 宾 通讯员 杨 蕾 文/图

医圣·国宝医圣·国宝
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刻版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刻版

  3月28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播出《医圣传千古》,聚焦医圣祠珍藏的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等国宝。

  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是医圣祠最为珍贵的馆藏文物,是根据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整理刻制而成,是国内唯一存世的《伤寒杂病论》古版本木刻印刷版,还收录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原书所无的88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文献价值。昨日,记者前往医圣祠,接触、感受这件国宝……

  “木刻版”幕后的传奇故事

  医圣祠东偏殿,“医圣祠精品文物陈列展”正在举办,北侧一个古朴木箱尤为瞩目,上书“第一箱”“伤寒杂病论”“张钫题”等字样。这个箱子,曾装有辛亥革命将领张钫1939年出资刻制的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原木刻版,也述说着一个有关秘本《伤寒杂病论》的传奇故事。

  “传世仲景之书,多有错简讹脱,又为历代注家仁智各见,‘甚或割裂章句,颠倒节目,纷纭淆乱,罔可适从,致医家菽粟布帛之文,成不可究诘之书’,历代医家均以恢复仲景著作之原貌为己任。”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介绍,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黄竹斋曾于1934年到宁波访求仲景佚著,结识了中医大家罗哲初。罗哲初的师父左盛德为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的弟子,得张绍祖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罗哲初将其师传授的从未示人的十六卷原稿抄本《伤寒杂病论》首册见示于黄竹斋。黄竹斋如获至宝,当即将左盛德所作的序文和目录再抄一遍,并载于《光华医学杂志》。1935年黄竹斋、罗哲初又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黄竹斋将秘本《伤寒杂病论》全部抄缮,并于1939年经校订后由张钫捐资刻版,刊行公世,世称“白云阁本”(“白云阁”乃左盛德书斋名)。

  黄竹斋一生极为尊崇张仲景。1981年12月,遵照黄竹斋遗愿,弟子米伯让亲自将两箱原木刻版送往医圣祠,交张仲景医史文献馆珍藏。

  医圣祠最珍贵的馆藏文物

  自民国以来,仲景遗著有四种发现,除“白云阁本”外,亦有“湘古本”、“涪陵古本”及日本的“康平本”。较之其他三个版本,“白云阁本”不仅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帙,内容编排合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且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最为符合仲景思想,同时收录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原书所无的88方,深得医家推崇。

  保存在医圣祠内的这套木刻版为国内孤本,共151块,分正反两面,每块长22厘米,宽13厘米,厚1厘米,通体漆黑,字体秀美飘逸。“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是医圣祠最为珍贵的馆藏文物。”刘海燕说,仅在1939年和1980年两次刊印,印数只有250册和200册。

  珍版医籍或将保护性重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唯留仲景圣名在人间。”刘海燕说,白云阁藏本木刻版原版印本现在已十分罕见,医圣祠内也仅仅保存有一套。为弘扬张仲景学术文化,加强中医药珍本古籍的保护利用,同时促进《伤寒论》重要版本的流传普及,医圣祠联合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社每年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举办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持续弘扬和推广该版本的学术思想和应用价值。

  刘海燕透露,医圣祠已协同相关部门考虑给予保护性重印,涉及有校印简体普及本、简装影印本、精装原刻本等多个版本……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