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萍 文/图
文物是什么?
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物化的历史,承载和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凝结着一个民族、一座城市弥足珍贵的记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这一重要指示,让我们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见证了中华文明历史的遗物、遗迹,投向文物大市南阳博大丰厚的文物遗存。
10万余件文物,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在2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南阳这片土地因其厚重的历史积淀、丰沛的文化底蕴,蕴含了无数的奇迹和瑰宝。这里有丰富的馆藏文物,数量10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4389件(套);这里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数量达712处,其中国保17处,省保110处,市(县)保585处。新石器时代独玉铲、汉代双系青釉瓷钫、春秋早期鄂国古墓出土的罕见铜方彝及带柄铜戈……一石、一瓶、一碗,都弥漫着岁月洗涤的因子。武侯祠、医圣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瓦房庄冶铁遗址、杏花山与小空山遗址……一砖、一瓦、一木,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丰富的文物是先辈留给南阳人的巨大财富,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根脉与传奇,载着文化的隽永与醇厚,无声地诠释和彰显着南阳历史的厚度和文化的宽度,让我们的文化记忆得以传承、故土情结得以安放,也让南阳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奇宝珍品, 国家博物馆收藏南阳记忆
身为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大地上不仅有着各具特色、蕴含着厚重历史的文物保护单位,更有考古发掘出土的众多文物,它们不仅充实着南阳的博物馆,一些珍品还被国家和省级博物馆收藏,如“云纹铜禁”、宫廷乐器“王孙诰编钟”、春秋时期“宋右师延铜敦”等,成为南阳灿烂历史文化的有力见证。
惠及民生, 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看今天的城市发展,憧憬明天和未来的城市,我们不能不去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让文物发声,让历史文化遗存所蕴藏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文化强市进程中得到充分释放。
作为文物大市,我市的文物数量及文物工作均居全省前列。市文物局局长赫玉建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透过文物,我们可以管窥文明的历史,更可启示未来的脚步,“比如黄山遗址,既具有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历史价值,也可为我市打造玉文化提供有力支撑”。就如何发挥文物资源优势,他说,首要责任是保护好文物,其次是适度利用,同时需要完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也需要各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在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即可惠及民生。像我们的新博物馆建成后,就可把馆藏珍贵文物展现在大家面前,从而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
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