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上写着:明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携大臣高拱、张居正、马文升等到新郑察看旱情,沿城东马陵岗北上到塜刘村西下古枣园,在此枣树下休顿,看到 周围的枣树都没有它粗大,亲口御封为“枣树王”。1997年国有林业部专家到新郑考察大枣时,经论证,该树有600多年的树龄。

  民间传说,在“枣树王”背面较远处还有一棵更粗大的枣树,不过未被皇上发现,气的肚皮都炸了,从此少气无力地不再长了,至今也没赶上枣树王粗 大。“枣树王”西南方有一棵枣树长了三个股条,就长在高拱、张居正、马文升当年坐的地方,百姓称它为“三官树”。“枣树王”东侧的两棵大枣树,则被称为 “二将军”。被气炸肚皮的那一棵枣树,人们称它为“二枣王”。

  这些枣树的传说,可见枣树的历史之悠久,已经成为新郑大枣深厚底蕴的一部分。2013年,“新郑枣树传说”入选郑州市非遗名录。“新郑枣树传 说”作为植物传说,有传播历史久远、故事量大、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文学特点突出等诸多特征,富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国内少见,有望参加国家级非遗 名录申报,由此表明新郑非遗资源丰富,内涵厚重,博大精深。

  现象:有保护也有毁坏

  在栗元史村古枣树保护区旁边的道路上,堆放着大量被毁掉的枣树。70岁的王西林说,他曾经在古枣树保护区干过技术员,精心照看过这些古枣树。这些年,政府也在保护这些古枣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不少枣树被毁掉,非常可惜。

  “有的都被人偷走了。偷走卖给搞根雕的。一棵树有时候能卖上千甚至三四千。还有的被移栽到别的地方的公园之类的,有人来买,都是几千一棵。”王西林说。

  栗元史树的古枣树命运只是一个缩影。在新郑,很多乡镇都有古枣树,但命运也很坎坷。

  2010年,新郑市人民政府曾提出“对位于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1023亩古枣树实施文物级保护”,在该保护区内,百年以上的古枣树多达17660株。

  然而,2014年初,原本一直生长好好的古枣树被人为地移植,移植后成活率非常低,新郑有四五处大面积的移栽现场,常常几千棵古枣树一棵也没有成活。

  为保护这些古树不被继续破坏,中国绿发会以涉嫌环境侵权为由,将花庄村委会、薛店镇政府等5政府部门诉至法院。今年5月6日,该案获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