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严防“起点错 跟着错 错到底”
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分为五个部分,共计33条。提出将积极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格局,健全落实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的有关制度。在改革过程中,最高法要求各级法院注重制度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并上报。
不得因上访闹访、舆论炒作,作出违反法律的裁判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是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对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创新具有基础支撑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戴长林说。
戴长林介绍,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没有发现和解决的事实证据问题,最终要在审判阶段兜底解决,人民法院一旦受理达不到法定证明标准的案件,就往往陷入“定放两难”的境地:如果勉强下判,既违反法律规定,也极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如果依法放人,又难以承受放纵罪犯的质疑等巨大压力。这些问题导致疑罪从无原则难以落实,超期羁押难以禁绝,冤假错案难以防范。
对此,《实施意见》致力于解决制约公正审判的制度难题,有助于推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抓源头、重制约、守底线,从根本上解决司法实践中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的问题。
《实施意见》要求,坚持严格司法原则,树立依法裁判理念。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证据不得认定案件事实。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经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得因舆论炒作、上访闹访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的裁判。坚持程序公正原则,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
需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时,不得以书面材料替代
戴长林说,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核实证据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维护被告人的质证权,确保法庭准确审查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实施意见》提出,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强制证人到庭。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实行远程视频作证。控辩双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应当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证人没有出庭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实施意见》明确,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出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不公开其真实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或者不暴露其外貌、真实声音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建议有关机关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人民法院应当建立证人出庭作证补助专项经费机制,对证人出庭作证所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合理费用给予补助。
关于侦查人员出庭的问题,《实施意见》强调,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合法性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不得以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说明材料替代侦查人员出庭。经人民法院通知,侦查人员不出庭说明情况,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戴长林强调,法庭审判应当紧紧围绕证据进行,靠证据“说话”,以事实“服人”。要严格落实举证、质证程序的要求,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辩双方的质证权利。要严格落实未经质证不得认证规则,法庭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核实、认定证据;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量刑证据存疑的,法院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遏制刑讯逼供、非法取证具有积极作用。”戴长林说,《实施意见》要求,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实施意见》明确,对于法律规定应当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的案件,公诉人没有提供讯问录音录像,或者讯问录音录像存在选择性录制、剪接、删改等情形,现有证据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供述应当予以排除。
《实施意见》规定,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对于定罪事实应当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定罪证据确实、充分,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
“对于依法认定的疑罪案件,要严格落实疑罪从无原则,不得违心下判;对案件中一般的细枝末节问题和不影响定罪事实的疑点,不得轻率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戴长林说。
戴长林说,强调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并非要求所有案件一律适用标准化的普通程序审理。《实施意见》第五部分“完善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要求以提高庭审质效为着眼点,严格落实繁简分流原则,实现“疑案精审”“简案快审”,将更多司法资源用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意见》要求,逐步扩大速裁程序适用范围,完善速裁程序运行机制。对被告人认罪的轻微案件,探索实行快速审理和简便裁判机制。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2日 11 版)
猜你喜欢
- 雨雪天气系统东移 污染天气再临河南中北部
- 评论() | 分享02月22号 15:53
- 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
- 评论() | 分享02月22号 15:53
- 甘婷婷“活色生香”写真 展少女轻熟魅力
- 评论() | 分享02月21号 15:07
- 换季肌肤太傲娇 十款安瓶面霜安抚脆弱肌
- 评论() | 分享02月21号 15:07
- 黑电台干扰军机训练:战机指挥频道现不明广告“插播”
- 评论() | 分享02月21号 10:49
- 最高法:严禁法官提前介入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活动
- 评论() | 分享02月15号 12:04
- 外交部回应《日美联合声明》涉钓鱼岛内容
- 评论() | 分享02月15号 12:04
- 公安部:民警执行公务查房须出示警察证
- 评论() | 分享02月15号 12:04
- 最高法:已有615万“老赖”无法坐飞机
- 评论() | 分享02月15号 12:04
- 环保部部长亲自带队督查18城空气质量 尚属首次
- 评论() | 分享02月15号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