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十件汽车盛事将贯穿整个2010年,也是组成明年整个车市主要特征的十个关键词。为此我们做出10个预言,希望有些成真,有些证伪。
政策矛与盾
尽管还没有最后的官方确认,但是各种迹象都已经表明,今年出台的汽车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将继续下去。政府官员们纷纷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些政策在提振需求、促进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汽车业已经成为拯救中国经济的最大功臣。
在全世界的汽车业因为金融危机受到重创后,中国的风景独好。虽然大家都知道,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广袤的二三级市场才是拉动汽车消费的引擎。但没有人会忽略政策的激活作用。就像启动一辆车,政策正是那把点火的钥匙。
冰冷的数据显示着政策强大的引导力。当“1.6升及以下乘用车税率从10%降低到5%”的政策出台后,在增长最快的乘用车消费市场,享受购置税减半的1.6升以下排量的车型占总销量69.89%;而当汽车、摩托车下乡细则正式出台后,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微车销量在短期内飙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前8个月,微车销量同比增长67%,远高于乘用车37%的同比增速。
事实上,中国的汽车消费一直得益于政策的引导。自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把“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写进政策文件开始,各种关于汽车生产和汽车消费的禁忌逐渐打开。民营企业可以造车了,老百姓可以贷款买车了,一个关于中国汽车的黄金时代开始到来。
当历史走到了今天,中国汽车的消费市场已经被培育强大,并变得越来越成熟。市场已经成为号令一切的主角,而政策变身为市场的一枚催化剂。只有当政策和市场节拍一致,才能产生“共震”的效果。2009年的汽车市场表现正是这种“共震”效应带来的正面演绎。
在这个岁末,油价的上涨又一次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有车的生活无比幸福,也无比现实。回过头看,即使没有政策的推动,小排量、微型车也会成为大众越来越多的选择。就像即使没有环保的需要,汽车厂商们也会在开发新能源汽车上投入重金。一切的一切,皆因为市场的驱动。
但是汽车的出现,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在带给人类更多自由便利和幸福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车祸和堵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学者大声疾呼:中国如果人人都有车,这个国家就将成为一个大停车场。
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过千万,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抛了出来。汽车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城市交通状况迅速恶化,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自不必说,今年汽车消费旺盛的二线城市也出现了交通问题。而高速公路上一起车祸处理得不及时,也许就将导致蔓延数十公里的大堵车。
如何应对汽车消费增长带来的矛盾?现在最多的说法是:消费上鼓励,使用上限制。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但是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城市堵车的解决之道,在于管理者的综合管理。可以修更多的路、修更多的地铁、倡导更多的公共交通;也可以采取中心区停车费涨价、收取拥堵费等财税措施。或者像日本东京那样,建立完备清晰的城市道路信息系统,及时提醒司机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要知道,东京的汽车保有量是北京的2倍多。总之,这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类文明就是在“挑战”和“应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于缺乏自由感的中国人来说,汽车是增加他们福利的一个重要工具。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捍卫这种“幸福”。
李书福的胜算
作为一次真正的汽车海外收购,吉利在2010年内拿下沃尔沃几成定局。11月17日,福特宣布双方对知识产权谈判的最新结果——福特将保留沃尔沃品牌的技术权利所有权,而吉利获得些权利的使用权。
如何理顺知识产权,之前一直是谈判攻防的关键环节。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吉利接手沃尔沃,把握一下提高了50%。剩下的谈判难题,只有养老金问题。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庆祝李书福,成为沃尔沃新老板了。
根据李书福的判断,沃尔沃是一定会被卖掉的,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这是全球产业转移的必然。但是对于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外界一直有“是仓促应战,还是有备而来”的争论。
按照李书福自己的说法,他对于沃尔沃的关注,最早可以追述到2002年。他还坦言,沃尔沃的价值无非三块:技术、品牌和定位。
就技术而言:沃尔沃发明了安全带、气囊等诸多革命性技术,谈到“汽车安全技术” 必然想起沃尔沃。这是一个技术能力雄厚的企业,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
在李书福眼里,沃尔沃非常神秘——在瑞典这个北欧小国,能出现这样出色的品牌。环顾全球,排在沃尔沃前面的主流豪华品牌,无外乎奔驰、宝马、奥迪和雷克萨斯,沃尔沃多少也算排名全球第五大的豪华品牌。
“从定位来看,安全是汽车的最基本保障,环保是人类最高的生活需求,豪华是这个品牌的价值。”李书福私下曾下结论,这是一个稀缺资源。事实上,当年福特收购沃尔沃,也正是看中了沃尔沃是稀缺资源。
这些只是李书福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打算买下沃尔沃的最原始动力。原始动力来自于急于改变生存状况的焦虑。
2007年之前,吉利一直依靠简单的模仿和生产。如果继续沿袭以往模仿的发展模式,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形象上,长期来看,吉利的路都行不通。李书福开始反思之前的模仿路线。随着时间积累,这时的吉利在能力上已经能够达到基本自我研发,但是在合资品牌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差距依然明显。
李书福常常把一个观点挂在嘴边,“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观点。
发展模式的反思,创新理论的合理性,也许能让福特认为,吉利在知识产权和经济发展规律上,理解是正确的,但是这显然不足以完全打动比尔·福特,让其相信,李书福能够把沃尔沃经营好。尽管创始人鲜活的形象已经成为吉利汽车的符号,但这家公司的未来并非李书福个人的独角戏。
收购基本定局,消化尚未开始。2010年李书福还难言胜利,外界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李书福版沃尔沃接受市场检验。不过我们可以想象,把沃尔沃的技术,和中国的劳动力和管理重新组合,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这样的创新,对于李书福个人和吉利的塑造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