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由省公安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河南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明确,今后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绿色通道”救治网络,对因公负伤民警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绿色通道”救治服务范围
今后,凡是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岗民警(含公安消防、警卫、边防)在执行公务中负伤或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时,全省各定点医院却要坚持就近原则,采取“先就诊、后挂号,先抢救、后交费,先住院、后办手续”的方式开展紧急救治,确保在救治能力不足时,启动“绿色通道”专家库,组织专家组医生及时赶赴现场实施救治。
细则要求,“绿色通道”开通后,各定点医院应简化因公负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入院手续,明确工作流程并做好组织落实工作,及时为因公负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条件。
开通“绿色通道”是从优待警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4年10月,省公安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河南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实施意见》,建立了我省民警因公负伤救治“绿色通道”。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到任河南后高度关注从优待警,他第一时间到三门峡看望慰问受伤民警,随后冒酷暑多次看望慰问一线民警。在2015年全省公安首批功模培训休养活动启动仪式上,许甘露要求,把从优待警作为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费再紧也要挤出款项优待厚待因公受伤牺牲和重病民警以及他们的家属,任务再重也要科学安排基层一线民警适当休息调整。在今年7月17日召开的全省公安局处长会上,许甘露又提议,今后,省厅、各地市县召开年中、季度工作会议要有一特别的议程,要高声朗读牺牲民警的名字。
因公牺牲、因公负伤民警人数逐年增加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舍小家、为大家,长期艰辛战斗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线,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警力不足,我省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常年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化工作模式,日均工作11至15小时,年加班在100个工作日以上,民警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因公牺牲、因公负伤和因公患职业病人数逐年增加。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我省公安机关120名民警因公牺牲,平均每年24名,平均年龄42.9岁;536名民警因公负伤或致残,平均每年107名,其中295名被民政部门评定为不同伤残等级,占到全省因公负伤总数的55%。今年上半年,我省又有15名民警因公牺牲,69名民警英勇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