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
对偏远地区学生是否公平?
自主招生只有大城市学生才能参加,这公平吗?这是网友们对高校自主招生质疑最多的问题。
“有些人质疑偏远地区学生无法参加自主招生有损公平,并且据此就否定自主招生。事实上,任何公平都是相对的,任何探索都有一个过程。不能因为简单地坚持公平,就把改革和探索否定掉。”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鲁善坤认为,目前自主招生不能完全覆盖偏远地区,这在当前现状下是可以理解的。鲁善坤建议,今后可以划拨给区县中学一定指标。
三问
是否应该多招偏才、怪才?
“自主招生已经变味了,在走向原定目标的反面。”一些网友如是说。他们的理由是,最初自主招生是为了给偏才、怪才开辟一条路,但如今北大等高校明确表示,自主招生时更加看重综合素质,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
“为什么自主招生只能招偏才、怪才呢?高校应当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培养目标来招生,而不只是招偏才、怪才。”张志勇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郭子仪也深表赞同:“既然叫自主招生,学校应该有自主权,具体怎么搞,政府最好别管得太细。”
四问
自主招生能否取代高考?
从2003年到现在,自主招生声势越来越大,参与的高校越来越多,参加考试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今后自主招生能否完全取代高考呢?这是很多网友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主招生本身就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改革原则,加快招生多元化步伐。现在自主招生只有5%的比例,今后这个比例应该逐步提高,逐步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张志勇说。
然而,网友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现在高考如此严格,尚且难以完全避免各种人情因素;如果扩大高校自主权,会不会大开腐败之门?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通过公开化来解决。只有公开才能公平、公正。高校要招什么样的人,名额多少,标准是什么,录取程序是什么,这些都应该通过规范性文件向全社会公开,让全社会一起监督。”张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