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南阳理工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河南省新建本科高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试点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试点专业。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影响带动学校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为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学校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先后邀请著名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组织对10多所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利用主办全国院校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和第二次全国部分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研讨会契机,学习兄弟高校先进经验;多次组织校内研讨会,研究分析有关政策和动态。在学校“守正出奇、质量固本、人才支撑、科研引领、特色致胜、蓝海生态”等“六大战略”指导下,提出学校实施“卓越计划”应遵循的32字工作方针:提升理念、创新模式、亦工亦学、合作培养、多元并举、重在质量、卓越计划、追求卓越。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开展“卓越计划”试点工作指明方向、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二、改革培养方案,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全新的人才培养实践,需要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组织3个试点专业所在学院建立了由校内外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培养方案起草工作小组,在深入学习“卓越工程师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吸收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打造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认真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细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矩阵的方式,勾勒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为进一步科学优化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依托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星月计划”平台,探索构建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将课堂建在企业,将真实的工程环境引入课堂,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试点班学生每学年定期到合作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不同,由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分别承担教学任务,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三、优化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理念落实
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首先,各试点专业所在学院采用内选(遴选具有工程经历、教学效果好的本校教师)、外聘(外聘合作企业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和企业导师)、引进(引进具有工程经历的高素质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次,制定专业教师、实验人员的实践学习、进修规划,选派缺少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开展合作研究,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彰显“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教师的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学校专门举行了首届“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教师聘任仪式,校长姚锡远教授亲自颁发聘书。
四、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互惠共赢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关键和核心。为落实学生企业学习经历,创建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学校不断提升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合作举办了“三荣班”、“汇森班”、“九州通班”、“黄河班”、“恒发班”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试点班,明确双方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建设多个工程实践平台,与美国通用公司共建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验室,与德国博世公司共建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加入苹果公司IDUP计划,与甲骨文公司共建教育中心,与南阳汇森公司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长城计算机公司共建中国高校首个校企共建的“云计算实验室”。
五、开展专题研究,提供教学改革理论支撑
作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卓越工程师计划”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为确保不走弯路,学校组织开展了“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构建、教学管理改革和制度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通识平台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共立项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25项,提供研究经费17万元。为“卓越工程师计划”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专门举办了“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讨会”,就“卓越人才”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研究。
六、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卓越计划持续发展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需要深入全面探索和实践,但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改革举措,没有现成模式可以遵循,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进行探索、研究,所以积极开展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搭建交流平台,开辟了“卓越人才培养论坛”,供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召开试点班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合作企业座谈会等,交换意见,共享经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