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金少庚 丰兴汉 左力 马伏娴
忠诚担当聚合发展之力,善作善成彰显崛起之效。
“团结凝聚战斗力,敬畏规矩树形象,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唐河把市委作风建设“四句话”要求作为思想指针、行动标杆和发展指南,凝聚发展合力,彰显硬朗作风,恪守忠诚担当,体现善作善成,为唐河发展积蓄着强大的动力。去年,在全市科学发展绩效考评中,唐河稳居第一方阵。
晒出唐河2014年的发展“成绩单”,崛起之效引人注目: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39亿元,增长9.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93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9898元,增长9.5%。
讷于言而敏于行。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忠诚担当、善作善成”的唐河人坚持持续求进总基调,突出“项目提质增效”和“幸福家园建设”两大工作主线,加快产业集聚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的“迅捷行动”。
全线飘红:“唐河担当”那些事
知责、担责、尽责。“唐河担当”,责扛双肩。全线飘红,事事可鉴。
有担当,在于做南阳项目支撑的“增长极”。
招大引强引项目。唐河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攻方向招大引强,对接电子、农机等各类商会、协会,实施驻点招商、敲门招商、协会招商、委托招商,2014年新引进项目19个,合同引资额46亿元。其中有投资21亿元的南阳双源新能源光伏科技项目、投资8亿元的华润新能源风电开发项目等10个超亿元项目。到位省外资金57亿元、到位境外资金4349万美元,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质效同步建项目。唐河严格产业集聚区项目入驻标准,建立了新上项目评审机制,评审通过项目17个。2014年共有23个工业项目列入专班,坚持周例会、半月现场办公、月督查、半年观摩、年终总评等制度,督促每个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进度。2014年新开工项目8个,新投产项目12个,当年开工并投产项目4个。1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比率在全市位居前列。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12%。
主业明晰兴项目。唐河着力做大主业、培育集群、完善链条,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筛选符合主导产业企业培优扶强,全年签约工业项目80%符合主导产业,目前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企业占总数的68%,实现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0%。
有担当,在于做南阳城镇引领的“排头兵”。
完善功能托新城。唐河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启动实施了累计投资62亿元的道路交通、游园广场、文化教育等6大类35个城建重点项目,新修或改造了10条城区道路6.2公里,完成了南水北调河东水厂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重点项目建设,铺设改造供水管网5.6公里、供气管网11公里,新增城市绿地20余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初步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验收。
全线管理美新城。唐河以城市保洁、垃圾清运为重点,投资1430万元新置一批垃圾收运处理设备,补充完善一批高标准城市公厕,进一步完善背街小巷垃圾储运管理体制,实施城区道路网格化责任管理制度,城区一级、二级道路保洁时间达到16小时,城区主干道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大幅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星级城镇耀新城。唐河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干线公路沿线集镇建设,升级改造主要街道,加快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全面提升小城镇品位和承载吸纳能力。创建省、市重点镇4个、星级集镇14个,毕店镇成功申报全国重点镇。
美丽乡村媲新城。唐河坚持试点先行,以4个先行示范村、21个集镇所在村、18个移民村、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和村容“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一批宜居宜业的“乡村都市”。其中马振抚乡前庄村被确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毕店镇张心一村被确定为省级传统村落。
有担当,在于做国家粮食安全的“捍卫者”。
2014年,唐河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73万亩,总产32.6亿斤,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这是唐河连续十一年获得这一荣誉,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捍卫者。
“吨粮田”示范引领。唐河财政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16.3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基础设施,多次代表全市参加省级观摩评比,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点。在5个乡镇新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30.2万亩,在15个重点农业乡镇规划建设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0个15.7万亩,为全县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保险”创优条件。县里实施农综开发、保农兴水、林业生态“三保险”战略,2014年完成农业综合开发5万亩、土地整理18万亩、现代农业1万亩;完成2座水库除险加固,启动3条中小河流治理,解决10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6.8万亩。
“擎龙头”激活流通。唐河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59家、家庭农场339个,总量居全市第一。发展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合作社1家,先进示范社30家;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60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0个,10家企业成功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7家通过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产品出口注册认证。唐栀子、唐半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此外,翻开唐河发展的魅力长卷,一个特色商区全面启动、文化旅游共生共荣、商贸流通活力迸发、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技创新卓有成效、医疗卫生保障有力、文体惠民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增员扩面、城乡路网衔接通达、扶贫帮困润物无声、支农惠农应付尽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全新格局精彩呈现。
抓铁有痕:“唐河作风”那些招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业兴。
唐河党员干部以“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四实”作风,转方式、抓作风、提效能、树公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营造出干实事、创大业的良好氛围。
讲团结,聚力干事创业。全县党员干部按照县委工作部署,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长远战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全县形成聚焦高建设、协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几年来,唐河县围绕工业经济、城市交通、回归经济、党建等十大重点工作,合力同心,团结协作,共同营造了谋大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发展氛围,使唐河站在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就最大的新的发展起点上,成功突破了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动力消减的“单兵独斗”难题。
讲规矩,守好清正廉洁。唐河坚持用铁的制度去管人,用铁的落实管住人,在党员干部中倡导“廉洁做官、清白做人、公道做事”的清新政风,以清廉品质、廉洁行动、公道形象赢得了社会公信。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规党纪,带头遵法守法,践行“三严三实”,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党规党纪就是行事准则、法律法规就是行动指南、亲民为民就是行为规范。”如今,纪律观念、法治思维、为民情怀成为全县党员干部思想意识新常态。
讲担当,恪守履职尽责。“人人想事干,个个真干事,真真干成事”,唐河党员干部站位时局,胸怀大局,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以实干比能力,以实绩论英雄,以担当精神磨砺、激励着发展之志,成就了唐河的发展之势。担当出形象,唐河连续十一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工作先进县。
讲实绩,狠抓落实求效。在发展实践中,唐河人秉持“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发展目标集中明确、发展方式科学合理、发展过程高效快捷、发展结果成就显著,实现了从工业小县到新兴工业大县、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跻身全市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综合经济实力跨入“中部百强县”之列。瞩目唐河,从一河三区看不尽、文韵绿魅两相宜的中心城区,到厂房星罗棋布、车间机声欢唱的产业集聚区;从楼房鳞次栉比、居民喜笑颜开的新型农村社区,到设计合理、宽敞明亮的廉租住房区;从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到日益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从平畴沃野粮飘香的粮食生产基地,到硕果累累的特色农业基地,无不昭示着唐河人“务求实效、干则必成”的崭新精神风貌。
谋定而动:“唐河行动”那些路
今年,唐河工业“一体两翼四大板块”的发展方向新鲜出炉。唐河开始以光电电子产业为主体,以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机装备制造为两翼,力争三年内形成光电电子、资源开发利用、农机装备制造三大百亿元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加工50亿元产业集群四大板块。
2015年,一个全新的唐河发展科学架构业已成型,那就是:以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升华年”和“幸福家园建设提升年”为两大工作主线,坚持一个总要求,瞄准一个总目标,守住四条底线,构建四大平台,突破六大瓶颈,完善四项机制。
坚持一个总要求:紧扣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和克强指数指向的相关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用电量新增、客货周转量新增、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等六大要素指标,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两个积极效应,通过坚守四条底线,构建四大平台,突破六大瓶颈,完善四项机制,激发各经济主体、各经济细胞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引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全面营造一种143万人民共同奋斗的“千帆竞发、万众争先”的生动局面。
瞄准一个总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唐河的工作目标。今后唐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就是,瞄准天蓝、地绿、水清、民富,推进现代化建设,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守科学发展四条底线:一是耕地保护“红线”。围绕这条“红线”,不断采取科学措施,提升地力,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严控总量,盘活存量,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土地红利,为全县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生态“绿线”。目前全县已有绿化面积31.5万亩,还有宜林面积10.5万亩,今后全县绿化面积力争达到50万亩。今年将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9%以上,新增城市绿化500亩。三是水域湿地“蓝线”。全县水面面积10万亩,湿地面积10.6万亩,今后水域湿地面积将扩大到30万亩。今年将疏浚排水渠道河流120公里,新修渠道68公里,完成一桥至四桥堤防及滨河景观带建设,启动四桥至沪陕高速堤防工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建设湿地1万亩。四是环保“高压线”。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坚持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不招。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凡是治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停产整改,坚决杜绝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搞发展。
构建四大发展平台:一是以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全县计划引进项目20个以上,合同引资额4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15个以上,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超5亿元项目2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全年完成新征土地1000亩,新开工项目10个,建成投产项目10个。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平台。瞄准县城50平方公里、50万人的中等城市建设目标,以开展“幸福家园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强力攻坚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三城联创。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基本达到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的各项标准,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三是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台。以争创全省产粮第一大县为目标,抢抓南阳市有机产品进京和创建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的机遇,聚焦高标准粮田、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有机农产品基地等重要板块,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大农业做成大特色,把大特色做成大产业。四是以交通物流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平台。通过构建综合交通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导发展电子商务等举措,有机衔接各种交通物流方式,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第三产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突破六大瓶颈:一是着力壮大财政实力、强化资金监管、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吸纳社会资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突破资金瓶颈。二是通过基本农田补划、争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占补平衡、开展空心村整治、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严格集约节约用地、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严格落实“卫片”执法责任制,突破土地瓶颈。三是加强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强化企业家队伍培养、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突破人才瓶颈。四是拓展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健全服务体系,突破就业瓶颈。五是严格环评准入,抓好节能减排,持续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突破环保瓶颈。六是严格落实信访责任、积极创建平安环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扎实做好应急处置、做好移民稳定发展,突破稳定瓶颈。
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评审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信访评估制度,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二是科学设置指标、突出目标激励,抓好平时考核、突出督查激励,抓好年终总评,突出绩效激励,抓好成绩运用、突出整体激励,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效能体系,改进机关作风,完善效率效能机制。四是依法行政、阳光从政、廉洁从政,完善依法依规机制。
与此同时,办好改善城区居民出行条件、改善城乡交通状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社会保障、加强就业“十件实事”。
“唐河之谋”顺势而定,“唐河之路”方向既明。在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常态、谋求新跨越的新征程上,唐河人信心百倍,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