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卫腾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的核心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按照构建“七大”发展战略格局的要求,方城县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彰显文化推力,构建新常态下氛围浓厚、特色明显、充满活力、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方城,形成覆盖全面、充满活力的“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的“大文化”发展格局。
以文化人 倡树精神旗帜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地方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好精神旗帜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方城县狠抓文化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历史文化挖掘利用、文化研究推介、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融入、文化引领和文化创造。举办“欢乐方城”系列广场文化活动270多场次。组织坠子书《郭春鹏》、大调曲《我们的好支书徐运芝》等多部新创作精品剧目。围绕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充分挖掘模范,倡树典型,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文艺作品,引领风尚,传递正能量。群众文艺创作队伍共创作《一个女婿半个儿》等6部戏曲作品,曲艺节目《看瓜》等小型文艺作品15部。方城县自主排演的大型廉政豫剧《子夜惊梦》在全省范围演出100余场,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大力弘扬张释之执法无冤民、张骞勇于开拓开放、韩暨发明创造、刘毅然和杜风瑞的革命献身精神,使他们成为公正司法、改革开放、奉献社会的光辉典范。文化在引领思潮、倡树新风、助推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们的文化自觉、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创业意识大幅增强。
以文塑城 打造地域名片
长城长缯国方,汉贤彦梁天下扬。开启方城史册,处处流淌着方城厚重文化的乐章。利用方城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古缯国文化苑、博望古城、楚长城、“三山一湖”、炼真宫进一步叫响方城县寻根游、丝路源头游、名胜古迹游、宗教朝圣游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围绕黄石砚、石猴、丝绸、泥塑、竹编、益母膏、梳篦等非遗名录品牌和产业概况基础,结合产业规模升级速度和辐射发展趋势,打造县级黄石砚文化一条街、乡村民间优秀手工技艺传承区等融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以点带面,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生产业。深入挖掘方城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出版了方城历史文化丛书《方城岩书岩画》、《方城与丝绸之路》、《陈胜王》、《烟雨堵阳》、《方城揽胜》、《方城史话》、《张释之传》等,以及一系列精美宣传画册。方城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以科研成就的方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八里桥夏遗址、佛沟摩崖造像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释之祠、张释之墓、扳倒井驿站也即将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文兴业 助推经济发展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宣传,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步伐,中华曾姓祖根地、天下第一古长城、张骞封侯地、方城岩画、张释之故里等历史文化品牌日益叫响,普严寺、古缯国、炼真宫等文化旅游景区纳入南阳市文化旅游龙头项目主体框架,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方城石猴、黄石砚、拐河丝绸等国家、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为方城文化产品生产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开发成果的梧桐树,引来了众多金凤凰。八里桥夏遗址即古曾国遗址的深入研究,带来古缯国文化苑建设项目投资10亿元;借成功举办世界曾氏宗亲拜祖大典之机,签订投资协议13个,投资金额17亿元。炼真宫保护和改扩建吸引民间投资8000万。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