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文甫 封德)日前,绿色西峡再度捧回沉甸甸的“金字招牌”:省环保厅正式发文命名西峡县为省级生态县。这是该县继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面对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的历史责任,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提高环保门槛,对入驻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引导企业建立节能减排体系。
变“招商引资”为“择业选商”,该县严把企业“入口关”,坚决做到“四个不批”,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批;对排污设计不达标的项目坚决不批;对环评不达标的项目坚决不批。近三年来,该县因环评不过关而否决的项目多达近百个,确保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
西峡县是全国香菇“黄金产区”,该县建立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对入驻基地的每个香菇大棚奖励500元,实行统一基地规划、统一原辅材料、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加工销售的“五统一”种植规范,达到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要求,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等殊荣。
香菇产业是西峡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西峡,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业,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该县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田变成车间,实施标准化生产,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产品实行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强力推进无公害有机种植。
按照“生态宜居城、新型工业城、优秀旅游城”的定位,西峡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绿色城镇体系规划》,立足大框架、整区域、全功能,本着城区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四规合一”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两区四廊”,即县城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丹回工业长廊、沿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沿鹳河百公里香菇长廊、沿311国道旅游长廊;形成“一心两翼三门户”(以县城为中心,以丹水、双龙两个重点镇为两翼,以西坪、桑坪、太平三个沿边镇为门户)的“大城镇”格局。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13个、省级生态村43个、市级生态村250个,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等一批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