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文杰 通讯员 王彬
1月23日晚10点,市中级法院法官赵晖在微信朋友圈里贴出了该院官方微信“天平南阳”在全国法院的排名——第3名,每周末“晒排名”已成了这位法官的“规定动作”。很快,微信圈里的朋友纷纷“点赞”。
别人所不知道的是,2015年年初,南阳中院微信“天平南阳”的粉丝量只有3000,可到了2015年底的时候,粉丝人数已固定在9万。一年时间,从3000到9万,请看“天平南阳”是如何做到的。
九万网友:
关注微信贴心提示
“聚会饮酒发生意外,参与人员就一定要赔偿吗?”1月8日,“天平南阳”发布的一条微信,阅读量超过了5600人。这条微信内容也就寥寥数百字,为何吸引了这么多人“围观”?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很“实”,包含酒场上出现的劝酒敬酒、先来后到、中途离场等多种情形,关键是以法官的口吻向大家作出提醒,饮酒要有度。
“临近年终,我们发这样一条微信,主要目的是要通过鲜活的事例告诫网友不饮酒、少饮酒,如果确需饮酒,就一定要把醉酒之人送回家。”谈及发布这样一条微信的初衷,赵晖不假思索地说。
这条微信内容也就寥寥数百字,但却都是“捞稠”的话。内容包含酒场上出现的劝酒敬酒、先来后到、中途离场等多种情形,关键的关键是以法官的口吻向大家作出提醒,饮酒要有度,千万别硬劝酒,切记要将醉酒者送回家。
其实,像这样走心的微信,“天平南阳”每天都在发布。记者通过翻阅其往期发布的内容发现,所涉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传播。既有诸如“关于非法集资,这10个问题无比重要!”、“农民工年前,哪些途径讨薪更便捷?”等为内容的法律常识,也有如“冬季一定要防范的9个危险动作”、“烫伤之后怎么办?”等生活贴士。
现如今,“天平南阳”除重要节假日,每天都要定时发布4条内容。赵晖说,一年365天,我们至少要发到350期。目前“天平南阳”粉丝关注量峰值达到9万多人,排名长期保持全国法院和全省政法类微信前10强。其所发布的微信仅阅读量超过5000次以上的条数就达到50余条,几乎每周都有一条“家喻户晓”的经典文章从这里诞生。
由于在微信等新媒体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2015年4月份,市中级法院被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等五家单位联合授予“新媒体应用奖”。
法院内部:
“编委”决定线上内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天平南阳’取得今天的成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采访中,市中级法院政治部主任宋涛说,本着“发读者需要的,不能成为自编自看的法官形象展示台”的创办初衷,他们组成了专门的“编委会”,就是一个微信群,每天大家把原创的或者挑选的微信都拿到群里供选择,然后大家投票决定用那个,大家为了发出一条更好的内容,经常是争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讨论到后半夜。大家所坚持的就是“内容为先”,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对得起受众”的平台,只有让粉丝喜欢,才能让粉丝相信,也才能更多更久地向读者传递“法治”理念。
“今天又增加关注31人!”采访现场,微信编辑卢正博的一句话,立马引起了南阳中院新媒体工作室全体同志经久不息的掌声。
开通初衷:
打造便民服务平台
作为审判机关,市中级法院为何要设立官方微信?其设立初衷到底是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
庞景玉介绍,人民法院肩负着执法办案任务的同时,也负有宣传法律、宣传法治的责任。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媒体的受众正在呈几何倍数的速度增长,如何顺应这部分群体的阅读习惯,向他们普及好法律知识、宣传好法治理念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当初设立官方微信,并下定决心把它办好的初衷。
“天平南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3年7月16日正式上线建立。
记者了解到,“天平南阳”除了发布深受粉丝喜欢的“贴心”文章外,还能在线预约法官、审判执行信息查询,还有代表委员之家、律师直通车、记者沙龙、网友心声和投诉举报等多个子栏目,各界群众只要在手机微信端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微信与南阳中院实现互动。
“‘天平南阳’不仅是我的生活百科书,更是法律小贴士。”网友小陈是市内某建筑公司的安装工。眼见半年多的工资款被拖欠,小陈前段时间着急上火。上周,他通过“天平南阳”,了解到了起诉所需要的材料,并顺利到法院立上了案。喜悦之余的他给小编回复了上面的一段话。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天平南阳’的互动功能,让更多的群众通过这一平台学习法律知识,感知法治进程,获取便捷服务。”采访结束时,庞景玉为“天平南阳”定下了这样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