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阳画家:用画笔留住乡愁

A-A+2015年10月15日08:44南阳 晚报评论

国画 白水圣迹·医圣祠 李成溪国画 白水圣迹·医圣祠 李成溪

  钟灵毓秀的南阳,美景醉人,文化陶人,自古抒怀者众多。在当下“记得住乡愁”的文化熏染中,越来越多的人回归本土,用心灵去感悟,用笔墨去记录,亦如南阳画家群里日益凸起的一支队伍,他们将灼灼目光聚焦家乡的一山一水,把伏牛山、丹江、武侯祠、汉画等画进宣纸,揉进画家的思想中,试图在技法与思想的对接碰撞中,打造出足以自豪描述这一地区图绘风尚的“南阳现象”……

  用画笔留存乡愁的“南阳现象”

  伏牛山犄角尖、桐柏盘古山、府衙武侯祠……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朱剑峰、乔溪岩、姜光明、郝延康、杨保国等为代表的几位画家已将南阳元素搬上画纸,孜孜不倦地传递本土文化。后随着多元文化的浸染,不少南阳画家选择走出去“充电”,南阳人画南阳的现象渐行渐远。

  这些年,在城市建设变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大美南阳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脚步,不仅“三百名家进南阳”,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摄影艺术名家用笔、用墨、用镜头去讴歌南阳,更有不少南阳画家走回来沉下去,关注本土文化,试图用情和墨来留存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记和自然景观。市美协主席吴元全将南阳汉画粗犷的线条、丰富的寓意与国画有机结合,绘出独具南阳特色的构图艺术,“朱雀门第呈吉祥”“天上人间”等给人耳目一新之美感。西画家、学者型艺术家孙保瑞创作的50多幅神话人物,将汉画元素的古朴神秘与人类“源于抟泥、归于黄土”的哲学内涵巧妙融合,他近期创作的黄背草系列、北郊麒麟湖风景系列,都是为了纪念“逐渐逝去的记忆”,向人们讲述南阳的历史过往和宜居环境。还有南阳师院美术馆馆长李成溪,尽管生于陕西,但在南阳一呆14年,老街深巷、文化遗址,都有他探访的足迹,他用画笔记录南阳的桐柏山、双龙洞、医圣祠、紫竹林……

  图绘南都探寻“南阳个性”

  老一代艺术家引领中青年和新锐力量为南阳图绘文化笔耕墨耘,引起画界的思考,是好事。吴元全说,“南阳画家不少,技法都不错,但究其特点,却似乎少了点南阳个性。”

  “或许南阳人画南阳,是寻求南阳画风的一个窗口。”乔溪岩说,他早年卜居豫西南山城,深得伏牛山之蒙养,在对自然山水的朝夕悟对中,他笔下的图像在不期然中回归到故乡的山水,别人一看这纸苍茫雄厚,便知是南阳画家的质朴气质。“一切景语皆情语。”姜光明说,年华渐长,世事历练,故土悠远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极具中原特色的山色风光开始对他展现出极大的诱惑力,年近七旬的他至今仍常常深入伏牛山腹写生,在西峡、内乡、淅川、桐柏等地的青山绿水间沉醉。“当一件作品,从技法上升到思想的高度时,才能展现其绘事臻言,传递画者精神。”

  “画神话人物,为了让人们了解南阳厚重的远古文化;画满山遍野的黄背草,为了让人们记住生存的历史;画发现岩画的北郊风景,为了让人们认识南阳这个繁衍生息的宜居之地。”孙保瑞说,这些画里的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当贴“南阳标签”。李成溪感慨,“每每大声朗读《南都赋》的时候,就像是大鹏展翅,壮美南阳的画卷近在眼前。如今,越来越多的南阳人画南阳,这种良好的书画氛围,定能担当起图绘南都之风尚……”。

(王 蕾)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