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新生)药效优于常规进口藏红花,大田产量相对稳定,淘汰率处于可控范围。这意味着藏红花在南阳试种成功。
淡紫色的花蕾尚未绽开,鲜红的花丝已经露头,拨开花蕾,3根花丝垂落下来。11月9日,在卧龙区蒲山镇马营村的藏红花种植合作社,正在采收藏红花的合作社负责人黄楚章笑得合不拢嘴。自2013年首次引种,出现问题茫然无措,到现在基本熟悉藏红花在南阳的生长习性,种植面积发展到15亩。3年间,黄楚章完成了从普通农民到职业农民,再到合作社负责人的嬗变。
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原产伊朗、西班牙、印度等地,明代经由西藏传入我国内地,并由此得名。目前市场上的藏红花大多依赖进口,上世纪80年代浙江、上海等地开始引种,因种植方法、气候条件不同,国产藏红花的有效成分反而优于进口藏红花。
黄楚章的藏红花种植合作社以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的专家、教授为技术依托,3年来不断探索试验,基本掌握藏红花在南阳的适生规律,所产藏红花花丝粗壮、色泽浓郁,经检测,有效成分远远高于市场热卖品种。根据今年的大田种植情况统计,花丝和种球产量稳定,种球淘汰率不超过15%,亩均产值突破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