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

  雨量监控精确到0.5毫米山区防汛已演习多次

  全市800多个监测点,都出现在一块大屏幕上,数据每3分钟更新一次,雨量精确到0.5毫米。一旦雨量超过50毫米,系统会立即发出安全预警。这是记者在市水利局看到的南阳巡测信息查询系统。记者让工作人员将系统放大,小到一个村庄的降雨,也能尽收眼底。

  今年,南阳市还建立了防汛指挥系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山洪灾害设备管理系统和雨水情监控等系统,这些系统将进一步整合,形成智慧防汛系统。该系统能密切监测雨情和汛情发展,对局部性、突发性汛情,能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及时防范。

  在一些防汛形势严峻的村庄和山区,近段时间的防汛演习,是除了生产之外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一旦洪水预警发出,村子里立即响起组织撤离的喇叭声,同时会有组织地敲起锣鼓,带着乡亲们一起撤到安全的地方。撤离的时间、路线都是村干部和有经验的村民一起讨论决定,并多次演练的。一旦出现征兆,会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转移,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实战

  演练实现水陆空联合防汛仍需“全民皆兵”

  “经无人机巡航发现,白河堤岸两处漫堤,一处决口,一处管涌险情,请求应急抢险队支援。”7月1日上午,白河堤防达士营段防汛指挥中心收到救援申请,伴随着救援官兵的冲锋声,挖掘机、冲锋舟和无人机等救援机械发出轰鸣声,南阳市2016年防汛联合演练开始。

  此次演习联合了南阳市军分区、水利局、气象局、供电公司、联通公司等25家单位,参与人数450多人,出动应急救援车辆8台、无人机2台、卫星电话4部。先后完成了冲锋舟泛水编波演练,预警信息发布演练,水库、橡胶坝联合调度演练,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安全转移演练,堤防滑坡、修筑子堤及管涌抢险演练。

  防汛演练不仅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协调,提高了实战能力,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安全警钟。

  目前,南阳市城镇河道防洪标准普遍较低。市城区防洪本应达到百年一遇标准,但目前白河城区段大部分仅达到50年一遇,个别河段甚至不足20年一遇标准;大部分城镇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标准低,普遍存在沟河淤塞、内涝外排等问题。防洪任务最大的唐河、白河有重点险工81处。

  另外,山洪防御难度也很大。南阳山区基本上群众沿河沿沟居住、道路沿河沿沟修建、产业沿河沿沟布局、电力通信线路沿河沿沟架设,一旦遭遇高强度降雨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极易造成毁灭性破坏。

  全市477座水库,近几年已有302座得到除险加固,但仍有病险水库174座。而且近年来全市处于枯水期,新加固的水库尚未经历高水位考验,这也给全市安全度汛带来较大压力。

  防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是一个单位几个部门的工作,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才能在汛情到来时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