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赵勇生 梁新慧

  3月25日,在河南省邓州市、信阳市平桥区,随着大型施工机械启动基础开挖作业,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线路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

  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六省(自治区),直流线路全长2370千米,额定输送功率800万千瓦,总投资约353亿元,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800亿元,对于推动共同富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进人民福祉具有积极作用。

广告

  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有力保障大规模新能源送出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为“沙戈荒”大基地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工程发挥试验示范作用。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浙江送电超360亿千瓦时,实现资源市场优势互补,将有效促进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外送,缓解华东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是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据悉,作为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装备,与传统方式相比,柔性直流输电在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的增容改造、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是改变大电网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甘浙工程(河南段)起于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陕豫省界,止于信阳市固始县黎集镇豫皖省界,线路长度550千米,占甘浙工程线路总长的约四分之一,总投资约33亿元,途经南阳市西峡、淅川、内乡、邓州、新野、唐河、桐柏和信阳市羊山新区、平桥区、罗山、息县、潢川、商城、固始共2市14县(区)。

  甘浙特高压直流工程河南段呈现“多、重、难、高”四个特点。

  多,即交叉跨越多。共跨越高铁、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南水北调等74处,跨越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661处。重,就是风险压降任务重。工程共有二级风险23处,三级风险1589处,建设期间,高风险作业集中,风险管控难度大。难,即通道协议难度大。工程路径协议多达332份,需要开展一级公益林调规、文物调查、铁路安评、防洪等10类专题评估,其中一级公益林调规在河南电网建设史上尚属首次。高,则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要求高。

  河南电网处于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枢纽位置,随着疆电、青电入豫等一批特高压工程建成投产,省内在运(含过境)特高压已达“5站、16线(9交7直)”,其中直流线路占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线路总条数约一半,7条线路过境河南向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五省输送电能,电网跨区域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全国电力联网枢纽地位持续强化,率先跨进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新时代。

  据悉,“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陆续开工“一新二扩四线”特高压工程,新建±800千伏开封换流站,新增换流容量8000兆瓦;扩建驻马店、南阳特高压站,新增变电容量6000兆伏安;新建陕北—安徽、甘肃—浙江、陕西—河南、内乡电厂二期送出特高压线路工程,线路合计1349.12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