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通讯员 蔡晓红 宋贝珂 聂瑛琪/文图

3月28日7点多,在郑州市金水区东风渠结束晨练的李阿姨,走进路边的公厕,“这公厕收拾得真干净,锻炼完满头大汗,洗个脸清爽多了” 。
一座整洁干净的公厕,不仅是城市的“面子”,也是民生的“里子”。尤其是人们出行在外,道路上小小的公厕发挥着大大的作用。
3月28日上午,从郑州市金水区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城区公厕精细化管理水平,金水区城市管理局以“绣花”功夫推进公厕精细化管理,将人性化的服务贯穿于每个细节中,不断提高公厕的实用性、美观性和舒适性,以“精细化+数智化”的管理模式,推动公厕从“基本款”向“驿站式”升级,打造群众满意的“便民之所”。
服务品质再提升
精细化管理让公厕更贴心
当天,来到建业路一座公厕内,环卫工人海师傅正在认真细致地做着保洁,从2019年公厕建成以来,海师傅一直以始终如一的满腔热情与责任,将公厕布置得“如家”一般干净温馨舒适。
为确保公厕始终干净整洁,每来一位顾客,海师傅就进行一次打扫,每天扫帚、拖把、抹布、喷壶等工具不离手,从房顶到墙角,从窗户到地面,从厕内到厕外,目光所及从无死角。
海师傅说:“大家出门工作不容易,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开心心,我也高兴。”
精细化管理
打造群众满意的“便民之所”
据公厕管理员介绍,按照消杀规范要求,保洁员主要对公厕水龙头、门把手、扶手、门帘等人体接触频繁部位进行每天的定时消杀。为了保证消杀效果,还采取了“定时+及时”的模式,增加消杀频次,做好台账记录。同时,对具备条件的公厕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厕内空气流通。
此外,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常态化管理机制,公厕保洁员每日按时到岗,对公厕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清洁,着重加大对公厕地面、镜面、门窗、洗手台、便池等部位保洁力度,增加保洁频次,强化督导检查,全面执行“一客一卫一保洁”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公厕卫生管理。
为民服务不打烊
延时服务暖人心
为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效率和功能,有效缓解夜间出行群众如厕难的问题,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统筹规划,这些些年根据区域性质、人流大小、市民需求等不断扩大24小时开放公厕范围。在夜市、酒吧街、社区等繁华路段及热闹街区,增设24小时开放公厕,已由2018年的42座增加至现在的122座,为在夜间营业、纳凉、旅游、工作的群众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不打烊”。除去24小时开放公厕外,辖区白班公厕的开放时间在早6点晚10点的基础上,从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延时开放至晚间11时,让“方便之处”更加方便。
在位于农科路酒吧街的一座“个性”公厕看到,公厕外观简洁时尚,内部的灯饰设计独具匠心,灯光的运用、设施的风格与酒吧的轻松氛围相呼应。门口的花坛中,色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为过往市民和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走进公厕,酒吧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
“要不是门头上的‘公共卫生间’五个字,我进来后差点以为进错地方了,这里的环境竟然和酒吧一样。”体验到农科路公厕的优质环境和优良服务,市民王先生不禁连连称赞。
据金水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在公厕“软装”上下足功夫,智能扫码出纸机、感应烘手机、感应洗手液盒、室内垃圾桶、安全提示射灯、灭蝇灯、第三卫生间的儿童座椅、儿童护理台、统一设计制作的标牌、文明标语等便民设施样样不缺,不仅有“颜值”,设施也人性化十足,很贴心。
“这个公厕设施这么好,大家素质也很好,这活儿干起来不费劲。”公厕管理员石海英说。
“洁净温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公共卫生间,是‘建’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公厕精细化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全方位提升市民如厕体验,不断推动公厕向‘高颜值、精细化、人性化’转型,让越来越多的市民,透过公厕这个小窗口,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美好。”金水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