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人士认为,郑州的区位优势在内贸流通领域不言而喻,可以说是“天赋异禀”。此外,郑州上世纪就曾提出“商贸城”的口号,90年代又有全国闻名的“商战”,如今,郑州又提出了打造“国际商都”的发展目标,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努力,具备成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基础。

  宋向清认为,郑州之所以能够成为试点,三个原因是关键:一是做得好,在内贸流通领域成效突出,尤其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方面,堪称全国典范,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受益,有力地推动了郑州国内贸易的良性发展。

  二是规划好,郑州市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基本遵照课题研究,发展规划,谋划落实,督促核查四位一体工作程序,重视研究,善找内贸规律,因此,在政策和执行上少了盲目,对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三是代表性强,郑州地处中原,其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经验,对省会城市、中西部城市,以及内陆城市都具有较大参考和借鉴价值。

  郑州的“试点”是干出来的

  其实,对照《试点方案》中要求的四点任务,在郑州几乎都能找到现实的样板。

  比如,“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来自郑州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河南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业务呈爆发式增长,其中郑州是重中之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中大门”、“万国万购”等项目让郑州百姓买“洋货”几乎和出门逛超市一样方便。

  《郑州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行动计划(2013~2015)》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80%以上,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以上。

  再比如,“建立健全内贸流通行政管理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自2001年以来,郑州市先后实施了9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2308项削减至363项。

  2013年7月至10月,郑州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3项削减保留至141项,市级审批部门由47个减少到40个;审批环节由937个压缩至390个,部门内部环节平均由2.58个压缩至1个;办结时限全部控制在7天以内,总承诺办结时限缩减至574天,缩减率为79.5%。

  “试点”后政策、环境更上一层楼

  郑州成为试点城市后,会怎么做呢?

  7日,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之前是由商务局牵头做工作申请,但试点城市的实质性工作还需要商务局会同发改、工信、财政、交运、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一起制订方案,上报郑州市政府和省相关部门,现在还无法介绍具体内容。

  根据国务院要求,试点城市的任务就是据上述要求细化试点方案,在全面推进落实四项试点任务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突出1~2个方面重点工作,争取1年内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宋向清认为,郑州成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后,郑州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将迎来一个发展新机遇。

  从政策上说,9个试点城市可进行一些新的创新性探索,为下一步发展累积新能量。

  从资金上说,中央将在深化改革方面对9个试点城市进行适度倾斜,从而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多重资金保障。从环境上说,企业经营将进一步宽松,简政放权作为未来内贸流通改革的主旋律,9个试点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将率先得到实惠。

  “事实上,郑州作为9大试点城市纳入国家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仅仅是河南谋求国家支持的第一步。”宋向清说,“可以期待中央在更大的领域、更高的层面对中原贸易流通体制改革作出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