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保平 本报通讯员 王羿杰

  近日,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发布上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数据,数据显示,1-5月份,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1%。

  374.55万人在集聚区就业

  全省每两个产业工人,就有一个在集聚区。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374.55万人,同比增加38.16万人,占全省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8.3%。

  6年来,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带动河南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向本地回流,另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由2013年的43.6%进一步下降至2014年的39.0%,下降幅度达到4.6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选择在本地(本县、本市)务工的比例从2013年的30.3%,上升至2014年的38.1%。

  那么是不是集聚区的企业招工能充分得到满足呢?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每年大量项目入驻,尽快招到熟练技术工人,仍旧是投资商面对的一道难题。

  将来,全省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和集聚区的不同产业结合,为企业定制不同科目培训,来满足集聚区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

  “四上”企业达到13307家

  6年培育,集聚区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集聚规模持续壮大,大中型企业纷纷入驻。截至6月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达到13307家,同比增加1808家,其中工业企业8763家,同比增加1156家。

  除了集聚很多龙头、骨干企业外,1-5月份的数据显示,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5252.5亿元,同比增长11.6%,对全省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6%;实现利润总额882.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8.2%。

  随着龙头企业进一步集聚,相关配套的进一步完善,全省形成了很多特色鲜明的“产业名片”。宁陵复合肥、柘城金刚石、睢县制鞋、南召碳酸钙、偃师三轮车等产业在全国都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取得了话语权,成为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招商难度加大

  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5300个,同比减少454个,新开工项目1856个,同比减少370个。由此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集聚区招商难度加大。

  记者在走访全省多家产业集聚区后发现,全省集聚区受《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62号文)影响较大,该政策的推出,对于正处于由“创业期”向“创新期”过渡的河南产业集聚区来说,影响仍将是深远和巨大的。

  专家建议,我省集聚区应从以往的粗放招商转向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精细招商上来,一是培育更加鲜明的主导产业。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以创新来引领产业发展。

  总之一句话,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