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张栋察)方城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县情实际,多举措招才引智,全方位激励创业。在利好政策的招引下,一大批在外有成人士放弃繁华都市优越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纷纷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创业,报效桑梓,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县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暨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回创企业和回归人才情况。县委书记、县长多次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回创工作,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领导干部每月定期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倾听意见呼声,现场办公解难题。今年以来,帮助回创企业协调资金3.68亿元,破解难题15个,采纳合理化建议9条。纳入专项财政资金20万元,作为县回创办2015年度办公经费。印发了《方城县2015年度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推进计划》,明确推进重点,分解工作任务,强化保障措施,不断加压增责,依时间节点抓好落实。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在外人才网络,设置固定宣传版面3块以上,刷写墙体固定标语5条以上,建立有回创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有挂牌的专门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办公设施、文件资料、档案信息一应俱全,回创工作机制健全并高速运转。
乡情凝聚,力促回归。以传统节日和农忙季节在外人才回乡为契机,注重沟通联络,强化亲情互动,系牢乡情纽带,组织他们召开茶话会、座谈会,并参观县产业集聚区或考察有关项目,勉励他们回归创业。今年“三夏”期间,各乡镇(街道)成立夏收帮扶队,帮助在外人才亲属收割晾晒、清运秸秆、腾茬整地、运输种子化肥、播种秋作物等,以情感召在外人才回归创业。为激发方城籍在外人才热爱家乡、报效桑梓的浓厚情感,方城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把近期编印的《中国共产党方城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寄往在外党组织、商会、促进会,并通过这些外建组织赠予在外优秀人才,勉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以各种形式倾力支持家乡“三个方城”建设。今年6月下旬,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队,赴上海、宁波、无锡、温州等长三角地区开展小分队驻地招商活动。目前已在县内外组织开展联谊、恳谈、交流活动40多场次,收集到有明确投资意向的信息76条,与方城籍在外人才达成返乡创业意向合作项目58个。
落实政策,激励创业。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八批县级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意见》(方发[2015]7号文件),选拔40名左右县级拔尖人才,并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名额作为专项指标,选聘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中,首创或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式,有重大改革和创新,在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中规模大、纳税多、效益好的优秀管理者和回创企业家为县级拔尖人才进行管理使用,列入县委管理范围,每人每月可享受津贴200元,每年外出学术交流时间不少于20天,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看病、住院给予优先照顾。重奖优秀回创企业和回创人员,今年对中亚轴承院士工作站奖励50万元,对获得市政府一等奖的2项科技成果各奖现金1万元,对获得市政府二等奖的3项科技成果各奖现金5000元,对获得授权的6项发明专利各奖现金5000元。
创优环境,激发活力。整合县行政审批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行政服务资源,设立回创专门窗口,为回归人才提供网络联审联批、手续全程代办、优惠政策解读、创业扶持申请等高效细致的服务,由县纪委、监察局对有关职能部门跟踪问效,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加强重点地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严查严惩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引导回创企业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在融资方面采取“联保、互保”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举报电话、严查“三乱”行为,开展收费清理,降低企业门槛,施行“免二减三”的税收奖励政策和特殊优惠电价政策,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鼓励企业、各专业经济组织巩固保护现有的商标,创出新品牌,支持中小微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方城籍硕士毕业生以上学历人才回归117人,在外务工经商有成人士回乡投资创办千万元以上企业、经济实体300多个,超亿元项目60多个,年产值40多亿元,吸纳5.6万名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使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缓解了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夫妻分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