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樊迪
“互联网+农村”,传统与新潮相遇,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初冬时节,记者深入内乡县的广大农村,感受“互联网+”带来的三大改变:从不好买到随心买,从外打工到“凤还巢”,从销路难到网俏销。
“以前,买小东西要等到赶会,买大件要坐半天车赶到城里,太不方便。现在,只要来‘村淘’点一说,点点鼠标,货两天就拿到。”12月14日,76岁的内乡县夏馆镇栗园村村民刘富友大爷赶了回潮流:花60元,从网上“淘”回了一个市场售价100元的唱戏机。
“村民们网购的热情可高了。”栗园村“村淘”掌柜张冲告诉记者,他的小店日均订单达20多份。
如今,村民们要买点新奇玩意、时髦东西都会想到他,村民张明喜的女儿结婚,嫁妆、喜糖都是委托“村淘”点上网买,“实惠又方便,快递直接送到村里,样式比城里的还新潮。”
“小符,你快来看看这刚到的电动铡草机咋安装? ”12月11日,湍东镇五里堡村的养羊户王志面对“淘”来的宝贝束手无策,赶紧向“村淘”掌柜符星星求助。
10分钟后,组装完毕的电动铡草机欢快地吞吐着秸秆,王志连声向符星星道谢:“村淘购物真是省钱还省心! ”
“我是土生土长的内乡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在广州打工,后来在三元里附近开了家淘宝店,主营男士皮具。正是看到了农村电商的前景,我回到家乡创业,当上了‘村淘’大掌柜。家乡需要懂电商的人回来带动村民,让电子商务便捷共享。”符星星笑呵呵地说。
湍东镇花园村家家户户酿黄酒,味道好、品质纯正,保留着手工酿造的农家味,是个远近闻名的“黄酒村”。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记者走进诚信黄酒行,店里不时传出“叮咚”声,这是顾客在网上给商家发出的咨询信息提醒。老板娘李汉楼告诉记者:“以前,黄酒都是卖给过路客,销量十分有限。自从在淘宝上开了网店,每天的订单都在100单以上,全国各地都有俺的客户,就连外国人都品尝到了。”
李汉楼只是该县众多进入“互联网”冲浪的农民之一。而位于该县电商产业孵化园的内乡特色馆,陈列了有机大米、石磨面、黄酒、蜂蜜等涉及13大类、40家企业的200种产品,这些曾长期深藏“闺中”的土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e路”畅销,日渐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互联网+农村’不只是简简单单地把农产品卖出去,而是要真正解决农村健康发展的生态圈,我们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村民参与、市场推动、基层运作’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在农村生根落地,使更多的年轻村民能够留下来创业就业让‘互联网+’倒逼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该县县长杨曙光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