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无异于一片荒漠,没有雕塑的城市便是一个缺失精神内核的家园。”
雕塑,不仅是一座城市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现这座城市历史地位、文脉延续、时代风貌和精神内涵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我市在城区主要景点、街道,在风光旖旎的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起了一些城市雕塑,为千年古城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彰显了城市历史的厚重,但尚未形成强势文化效应,与“以文塑城”的战略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为此,我市决定在城区的林荫大道南泰路、杜诗路、滨河路等地段竖起8座大型历史名人故事雕塑、100多座小型民俗雕塑。
怎样让这些雕塑展示南阳文化的脉络、凸显城市性格?9月7日下午,在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市园林局、市政协文史委等单位及十几位专家学者,以“以文塑城”为主题,引经据典,献计献策,座谈南阳城市雕塑。
林荫道里
雕出城市精神
为了改善城市面貌,加快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经批准立项,投资建设中心城区市政重点道路景观绿化项目,其中林荫大道历史名人与民俗雕塑是一个百姓渴盼、政府重视、造福南阳的重点项目,由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河南省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林荫大道”主要是指南泰路、杜诗路、滨河路(信臣路——京苑大道)、范蠡路(仲景路——孔明路)、张衡路(南都路——滨河路)、南都路、邓禹路、孔明路(仲景路——北外环)、人民路(七一路——光武路)、梅溪路、中州路(车站路——仲景路)、建设路、七一路(工业路——滨河路)、新华路等几条道路,计划安放坐凳1000多个、民俗雕塑100多个,鸟屋700多个。河南省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南阳项目部副经理王笑尘告诉记者,历史名人与民俗雕塑是林荫大道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目前林荫大道已开始建设,花草树木陆续种植。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我市将重点在孔明路、仲景路、张衡路等城区14条主要道路,安放大型历史名人故事雕塑8座,分别为范蠡营商、张衡数星、邓禹拜相、吃瓜留子、出师表、仲景著论、申伯就国、羊皮换相。8座历史名人故事雕塑计划采用真人与雕塑1∶1.2比例放大设计,使用材质为铜铸、石刻、玻璃钢三类,现已做成《张衡数星》《范蠡营商》两个泥塑模型。
古今结合
塑造多彩南阳
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南阳大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天岑说,雕塑体现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灵动性。历史名人与民俗雕塑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文塑城”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得民心、顺民意,倾听百姓呼声、满足百姓文化需求的得力举措。
在李天岑看来,雕塑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要土洋结合,把传统写实手法和现代抽象手法有机融合,适合传统的就传统,适合现代的就现代,采用不同的色调和材质,如有些用铜,有些则用不锈钢、铝合金等。再如有些可像连环画一样组成雕塑群、群体像,有些是单个雕塑、单个摆放;在思想内容上要古今结合,既要表现南阳的历史名人、历史文化,如南阳五圣、三国文化、楚风汉韵,也要表现当今更有活力、更有时代气息的当代名人和当代文化,如彭雪枫、冯友兰,如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农运会精神等。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秘书长闫天三认为,民俗雕塑要用故事、物件来衬托雕塑。还应关注一些正在消失的文化,如古老的梅花寨。
融入汉画
赋予南阳浪漫
著名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同宾认为,南阳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许多让人想回头看的东西,雕塑也不能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的、一眼望穿的。可以将写实与非写实结合起来,参考南阳汉画,赋予它浪漫色彩。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王遂河说,可以考虑突出南阳汉文化特色,创造具有汉画特色的雕塑。雕塑一定要有创造性,要在设计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出彩,比如老百姓十分喜欢的民俗雕塑,要生动形象,平易亲和,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市作协副主席殷德杰认为,南阳汉画超前、飘逸、大气,富有张力,逼真又夸张,雕塑可以吸收这些特点,既能看得懂,又能给人想一想、回味、思考的余地,要有画面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建议,将“五圣”雕塑集中在一起,起名“五圣广场”,然后在每个雕塑旁配以文字说明。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书报认为,张衡的《南都赋》写得那么好,在雕塑旁可做些附属的东西,把《南都赋》的古文、译文都写出来,介绍出去,更多地体现文化内涵,体现汉文化,体现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