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现有的人口是960万,许昌为450万,开封为500万,焦作市为350万,新乡为600万,总计近3000万,按照城镇化率60%来算,城镇人口达到2000万应该不算难事,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高达90%以上,而大都市区方案里,也有建特色小镇等方法,提高城镇化率。

  虽然人口在郑州不算特别难的,但经济总量应该算特别难的。跟其他世界级都市区不一样的是,他们均是按照“港口——吸引产业——吸引人口——产业升级“的套路一步一步发展,可以说先有经济后有人,但郑州由于建城时间短,历史上也没有像深圳、大连、上海、北京一样,得到了国家大力的政策支持,虽然近两年得到了一些国家政策,但效果还不明显,因此郑州直到现在,经济总量也不高,甚至在中部省会中排在武汉、长沙之后。

  当然,郑州不强的不止是经济总量,还有第三产业占比。经济总量是当前判断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金融、创新、商业等第三产业,则是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已经普遍达到了80%以上,就连世界著名的工业中心曼彻斯特的第三产业,都已经占比70%了,而郑州的第三产业目前仍停留在48%,可见差距有多大。

  当然,本次的郑州大都市区规划里,将会出现一些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比如将技术含量低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许昌、开封等周边城市转移,而郑州市中心区域则布局金融、商务服务、贸易与先进制造业。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样的布局是合理并且科学的,但最关键的还是看如何执行,郑州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吸引符合自己定位的产业集群,以及如何打造大都市区各成员的优势产业,这才是郑州大都市区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近几年,郑州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国内招商引资方面确实成绩很大,但空气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差,每隔一月就会有一次大雾霾,这样的自然环境,肯定会让有些投资者头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