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红旗渠①|张买江孙女:用00后的视角研究红旗渠》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安阳市考察并作重要讲话,引发河南各界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如何让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好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河南青年时报推出“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传承篇。

  “我小时候在家里看到一本写红旗渠的小人书,其中有一页,画的就是我老奶奶送我爷爷去工地的场景。”11月7日,当被问起对爷爷修渠的最早印象时,张宁珂脱口而出提到了那本小人书。

  17岁的张宁珂,是河南安阳林州市林虑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也是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张买江的孙女。回溯时光,同样年纪的张买江,正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埋头苦干。13岁那年,父亲张运仁因修渠而牺牲,母亲把他送往工地。张买江一干就是9年,直至工程完工,渠水流到家门口。

  彼时的张买江没想到,若干年后,儿子张学义接过接力棒,成为一名护渠人,每天24小时值守渠畔,只为渠水畅流无阻。孙女张宁珂铆足劲儿学习,一心想学历史专业,把红旗渠的历史好好研究研究。

  红旗渠,成了这一家四代人的“传家宝”。

  当年,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年5个月的奋战,将石质坚硬的岩壁凿通,这个输水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央视图片

  81个烈士名字里,有我的老爷爷

  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张宁珂对两样东西感触颇深,一个是砸成花卷状的铁锤,一个是镌刻着81个修渠烈士姓名的纪念墙。

  “就用那样简单甚至原始的工具,他们居然凿出了这一‘人间奇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在那面墙上找到了我老爷爷的名字,张运仁。”张宁珂言语不多,简单的字句中,分明传达着这个00后所受到的震撼和鼓舞,“我觉得,红旗渠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和品格”。

  的确,老爷爷生活的那个年代,林州的自然状况是张宁珂所想象不到的。严重缺水,土薄石厚,气候失调,旱灾不断。史料记载,红旗渠修建以前,在林县的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有100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那时,因为缺水,人们很少洗脸和洗衣服。有些老辈人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断气。

  为结束这十年九旱的历史,林县人于上世纪60年代开启了“引漳入林”工程,誓要重整林县河山。没资金、没技术、没设备,硬是用镐头钢钎铁锤和人造炸药,在山崖间一点点开山造渠。

  张运仁,正是全县第一批进入工地的民工,他在工地上担任南山村施工排长,抡锤打钎、生炉捻钻,还干石匠和铁匠。

  一天晚上即将收工,有一炮迟迟未响,有的工人走出隐蔽处准备收工,张运仁急忙跑出去招呼大家躲炮。工友们刚刚疏散开,炮便响了。一块飞石击中张运仁的头部,他当场牺牲,年仅38岁。

  小人书里,有我的爷爷

  张运仁牺牲后,13岁的儿子张买江顶上。当时,张买江的母亲给他带上一床被子、几件衣服和一把铁锹,把他送到修渠工地,叮嘱他:“你不修好渠,你就别回家。”

  于是,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年龄最小的建设者。

  这一幕,日后被还原到小人书上,成为张宁珂对爷爷修渠经历的最早印象。同样是十几岁的年纪,爷爷当年为修渠所受的苦,也是张宁珂无法想象的。

  “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没有住的,民工们在悬崖下铺上被子睡觉;粮食不够吃,就吃山上的野菜甚至树皮;火药不够,就用一半火药掺上牛粪、人粪自治火药;民工们每天天不亮开工,星星出来才在山崖边休息。

  开始时,张买江帮着背钢钎,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到工地。每天奔波于各工地之间,一走就是三四十公里。母亲给他做的新布鞋,不出一月就穿破了,脚底磨出了血泡。

  后来,张买江暗中观察,自学点炮技术。他注意到,一般每人每次点两到三个炮,点炮时要等一个炮响了以后再点下一个,他琢磨出了新的办法,把捻子做成不同长度的,最多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在20分钟内放72炮。

  再后来,张买江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成了民工中的技术骨干……红旗渠修建10年,张买江在工地干了9年,直至把渠水送到家门口。

  张买江在清理红旗渠内的落石(1991年7月摄) 图据新华社

  9年修渠生涯,在他身上留下太多印记:小腿上带有浅紫色疤痕的皮肤,从中间隆起的脚趾,脚上隔几天就要修一修的老茧,还有每到冬天就会复发的疼痛。

  “60多年了,都习惯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吃苦。”再讲起过往点滴,张买江浓重的林州方言里,透露着感慨和激动,为当年的苦日子,更为当下的好生活。

  时至今日,他时不时总会哼起那首家喻户晓的《推车歌》:“山里的人哪啊/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要往前边放……”

  “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电话那头,张买江重复了好几次这句词,他总觉得,这种“争先恐后”的干劲儿,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不可缺的。

  日夜值守的队伍里,有我的爸爸

  除了那本小人书,张买江的家里还有几样老物件:一个茶缸,是曾经的奖品;一张奖状,红旗渠特等劳模奖状;还有一个柳篮,当年舀水舀饭用的。

  泛旧的物件,或有残缺,或无光泽,却浸润着时光,记录着历史。这些,不只是张宁珂儿时的记忆,也让张学义印象深刻。

  张学义是张买江唯一的儿子,在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管理所工作,护渠至今已有20多年。

  合涧管理所是红旗渠9个管理所中管辖渠线最长的,20多名护渠人,每天沿50多公里渠线巡护,除草、清淤、修闸、排险……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在忙着做基建维修。

  盛夏,他们彻夜值守应对汛期;秋季,他们来回巡逻,以防农作物秸秆落到渠中;寒冬,他们抡起大锤凿开冰面,保障渠水畅通。

  “我还经常去‘查岗’哩。”谈及儿子的工作,张买江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多年,他总是时不时骑车来到合涧管理所附近,看儿子工作情况,看渠水流通情况。

  离合涧管理所不远,是红旗渠一干渠与英雄渠交汇处——“红英汇流”。当年,“红英汇流”是红旗渠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施工队伍凭借土办法找到了精确的汇流点,确保两渠顺利汇流。

  “‘红英汇流’是我们每天巡渠的起点,在这儿我常常想到父辈们艰苦奋斗的情景。”张学义说,“父亲常和我说,他们那一代把渠修好了,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看好渠,护好渠。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父亲张学义工作的艰辛,张宁珂也看在眼里。张宁珂曾跟父亲说过,“将来我要是也到你们单位工作了,那咱家就是四代传承了呀”。张学义听了嘿嘿笑,觉得女儿的话里,多少有点小骄傲。

  要用00后的视角研究红旗渠

  “长辈们当年所经历的那些苦难,有的不是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张宁珂说,但祖辈父辈们的精神,常常激励她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当面临骤然增多的学习任务时,当军训拉练觉得累和苦时,张宁珂时常会想到爷爷讲的那些故事,想到爸爸在渠畔忙碌的样子,也会像爷爷一样哼唱两句《推车歌》:“车轮子吱吱扭扭/向前方/推呀那个推呀/只因山外还有山/道路越走越宽广……”以此鼓励自己,直面挑战,勇敢向前。

  张买江(左一)一家三代人合影 视频截图

  “很有集体荣誉感。”这是班主任王相云对张宁珂的评价,“她是班长,交给她的工作我都很放心。”

  让王相云印象深刻的是,每周劳动课上,张宁珂总是主动带头去清洁校园绿化带里的垃圾,不怕脏不怕累,有同学不能善始善终完成任务,她也会主动去督促并帮助他们完成,“特别顾大局,没有那种娇气”。

  学文科的张宁珂对历史专业很感兴趣,她坦言:“或许是受爷爷给我讲故事的影响,我觉得历史特别有意思,一个个故事很鲜活,这些故事能让人知道我们这代人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生活是怎么一步步好起来的,这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张宁珂的规划中,将来要去沿海城市读大学,要学历史专业,要用00后的视角,把红旗渠的历史好好研究研究,再用红旗渠精神激励当下的人,让脚下的路走得更踏实,行得更远。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