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南通市一老太脖子被卡在超市门前的护栏上,气绝身亡。据家属称,老人生前患心脏病。

  2013年10月22日,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公交站旁,曾有一位年轻女士的脖子卡在路边白色护栏中间,该名女子被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女子的死因是否跟脖子卡在护栏有关?后续并未有媒体披露。

  事发后,经新京报记者测量,事发护栏较大缝隙宽度为17厘米左右,较小缝隙宽度为7厘米左右。

  新京报记者尝试将脖子塞进护栏间隙,但脖子在入口处就被卡住,并感觉到呼吸困难。

  “一般护栏为钢筋铁管,很难掰开”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住建部曾在2011年8月通过了《住宅设计规范》,对阳台护栏间距做了明确规定,即护栏间距应该在11厘米以内。也就是说,11厘米内,才不会造成成人和儿童由于头部伸出而引发的危险。但是,在北京2012年公布的《公路护栏设置规范》中,并没有对护栏缝隙提出明确标准。

  昨日,河北一家生产交通防护栏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防护栏高度分为三种,分别为50厘米、70厘米和120厘米,但使用120厘米的场所较少;间隙宽度则为15厘米和17厘米两种,每块交通防护栏的长度约为3米。

  该名负责人介绍,一般便道上使用的交通防护栏材质为钢筋和铁管制成,直接徒手很难将其掰开。

  “交通防护栏的间距一般不会太大。”该名负责人表示,对于如何设计防护栏,国家并无统一标准,“国家标准只是对材质、钢筋的直径有要求,对具体怎么设计没有要求。”

  “虽然没有国家标准对缝隙规范,但这么制作,是多年来业内约定俗成的。”该名负责人表示,媒体报道的市民脖颈部卡在交通防护栏是偶然事件,他们不会因为这件事去重新设计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市政和交通部门订购,弄一个别的样式,他们也不会要”。

  待事情明晰才能界定责任

  对于陕西榆林市米脂县孕妇脖颈部被卡一事,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昭利认为,如果孕妇死因与护栏有关,首先要看我国对公共设施中路边栏杆的建设、摆放有无相关标准和要求,此外在事故现场的栏杆建设及摆放是否达到标准也至关重要。

  “如果这些标准要求都达标,生产商和政府公共部门不承担责任,反之,这些部门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如果这位孕妇是像目击者所说自己靠上去的,可能为双方的责任。”郭昭利说。

  ■ 提醒

  不建议强行拉拽 应尽快拨打120

  遇此类似情况,是否应该施救,又应该采取哪种施救方式?昨日,一名急救医生介绍,脖子被卡入护栏的情况十分罕见,不建议路人施救,事情发生后应该尽快拨打120,请专业医生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一位不愿具名的呼吸科医生表示,强行把女子从护栏里拉出是很危险的,因为人的颈部有许多神经,强行拉拽很有可能造成身体瘫痪。具体受伤的部位和程度都应该请专业医生到现场查看,看是否需要将护栏破除,救出伤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馨 程媛媛 实习生 王春晓 朱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