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志愿千万莫“留白”
志愿设置有三大构件,即高校志愿、专业志愿、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高校与专业志愿都是有顺序要求的。就高校志愿来说,顺序志愿很明确用第一、第二志愿等标示出来了。即使是平行志愿,1~6也要注意其顺序性,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起顺序作用的。所以,考生在选择和填报志愿时,无论高校还是专业,都必须注意其顺序的安排,一般应当把最心仪和喜欢的放在靠前位置,并拉开档次,保持梯度。
省招办建议,为了让志愿表完整地、充分地表达考生想法。一是各批次志愿都要填,尤其是考生成绩达到或者接近某批次分数线时,必须填报;二是高校志愿尽量填满,不要空着不填;三是专业志愿也尽量填满;四是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一定要填上,不要疏忽或者忘记。建议考生尽可能5个专业志愿都填,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考虑身体条件回避受限专业
高等学校招收新生遵循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考生要认真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结合自身条件选报专业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受限,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建议考生不要填报。另外,军队院校、公安院校还有专门的体检标准。高考体检表中对考生报考受限专业都有明确结论,考生要注意回避受限专业,不要盲目填报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和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因身体原因被高校复查清退的学生每年都有。对此,切不可粗心大意。
选志愿应考虑家庭承受力
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使招生收费也呈现较大差别,填报志愿时还要综合考虑收费标准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经济条件较好的考生,选择学校的余地自然大一些,必要时可以考虑那些收费标准较高的院校,如: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学院、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等,录取的可能性会增加。对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来说,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如果能上军校,则是解决经济困难的最好办法,上学不用交学费,连吃饭、穿衣的问题都解决了。即使不能上军校,普通高校的国防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国防生的国防奖学金的补助基本上可以解决学费问题。当然,军校生和国防生招生计划都很有限,而且对考生政审、身体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考生还可以考虑免费师范生和其他收费较低的师范类院校和专业。
本报记者 王红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