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强化河南联通南北、贯通东中西的战略枢纽功能

  河南是全国客货运输集疏中转和信息传输的核心枢纽。伴随着“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布局和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河南作为国家陆空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郑州航空港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天水等经济圈的地理中心,2.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人口90%,覆盖全国经济总量95%。201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航线达171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居内陆第一。

  要发挥河南作为全国铁路、航空、信息枢纽优势,着力打造辐射东中西、连通境内外的国际物流通道枢纽。第一,抓住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布局的契机,加快与完善“米”字形快速通道建设,支持河南至山东、津冀与长三角等沿海港口群跨省通道建设,推进跨区域大能力货运铁路通道建设;支持河南与周边省份实现城际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推动跨省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着力开发郑州航空港连接全球主要货运机场和发达经济体的国际航线,建设豫欧、豫美空中通道。抢抓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机遇,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争创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第三,支持建设郑州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打造航空、铁路国内国外物流“双枢纽”。支持河南与“一带一路”地区探索物流、贸易便利化及跨境运输的新机制,推动郑欧班列多口岸出境、多线路运行、多货源组织和去返程均衡运营。第四,抓住网络强国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契机,争取建设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郑州国家级数据中心,深入实施“互联网+”计划,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争取更多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纳入国家试点,构建全国信息枢纽港。

  (四)支持河南构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

  中原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之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的五大区域性城市群之一;省会郑州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2015年,全省设市城市达到38个、县城86个,其中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113个,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为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100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及200多万户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历史重任,需要支持河南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探索人口密集型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第一,完善“米”字形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人口和产业集聚,壮大提升节点城市,加快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构筑“一极三圈八轴带”城镇化发展格局。第二,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都为目标,全面推进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信息枢纽港与国际物流中心地位。第三,争创郑汴城乡一体化国家新区,探索城乡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的新路径与新机制,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第四,推动中原城市群提质扩容,抓紧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多规合一规划,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共建、开放合作共赢、公共服务共享,探索人口密集型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五,积极申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的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就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