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一步支持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

  2015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到1213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在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位列第二位。规划培育了540个品牌优势突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基本完成了4000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新乡、信阳成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

  新时期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国家对河南给予更大的支持。第一,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第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全省60%以上农户从产业融合发展中直接受益。加快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和海外基地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投资、贸易与科技合作。第三,深化农村改革和政策创新,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开展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规划“五规合一”,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第四,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十三五”期间,每年实现1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带动随迁家属100万左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健全脱贫攻坚机制,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确保“十三五”期间46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要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执笔: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苗长虹 赵建吉 吕可文 赵宏波)

  策划 赵铁军 王亚明

  统筹 张光辉

  执行 孙德中 刘玉梅 白全贵

  责任编辑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