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城市|鲜城|旅游|婚嫁|汽车|搏击|体彩|教育|健康|财经
广告
商丘

新浪河南>商丘>教育>正文

职评“减负” 老师要迈几道槛

2017年05月04日 09:30 现代教育报  评论(0人参与

  从教25年的陈老师任教于郊区一所小学,此前曾经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现职称为一级教师,原本认为自己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并且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和硬性指标始终不过关等问题,对申报高级教师早已不抱希望的她,在得知教师职称改革这一消息后,又有了新的动力。“我随时都关注有关教师职称评定的消息,就想着能不能在离开讲台之前再努力争取一把,无论成败与否,对自己都是个安慰。”陈老师说。

  其实,职称评定一直受到中小学老师们的广泛关注,不管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还是即将走下讲台退休的老教师。近年来,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北京市不断深化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先后出台了取消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向乡村教师倾斜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据悉,目前各区已经陆续开展教师职称评定材料申报工作。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对于职称评定改革,老师们在给予了肯定之后,参与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现象一 

名额分配如何更公平均衡

  老师声音:在城区任教的何老师是位数学老师,工作将近20年的他早已经达到了评定职称的标准,但由于何老师所在的学校常年没有名额而无法评职称。谈起这个,何老师有些无奈,“如果是自身原因无法参评,我可以接受。但明明条件合格却因为没有名额而无法参评,确实很让人泄气。”

  与何老师有着相同问题的还有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孙老师,当年大学毕业的她满怀热情一头扎进了偏远的乡村学校教书,但所在学校多年来却没有一个名额分配下来,对此,孙老师有些委屈,因为在职称评定中,获奖证书是最过硬的“资历”,但乡村教师获奖的概率大大低于城区教师。“当年和同学一起师范毕业,同样的学识修养,不同的是我去了乡村,默默无闻;她去了城区学校,却频频获奖,学校里还有比我更敬业的老教师们,很多人工作了20多年都没有得过一张过硬的证书。这对于吸引和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山区教育十分不利。”

  记者调查:记者在走访和网络调查中发现,一些乡村学校、城区普通校的老师们认为,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名额分配不均已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一位乡村教师表示,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在职称评定中遵循着平等的标准,然而,恰恰是这种“平等”,带给他们事实上的不公平。例如某一年职称评定中,相比城区众多名额,郊区只能分配到很少的名额。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自去年开始了教师职称评选改革,不仅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升级”为正高级,使老师们享有与大学教授一样的待遇,北京市教委更是打通教师职称评定的通道,在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分布上,向一般学校和乡村学校倾斜,将民办校、编外教师等纳入评价范围。同时,全市还通过推动义务教育师资流动、完善教师绩效奖励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北京市乡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举措,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职称是建立在对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基础上的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定,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北京的职称评定改革,不仅带动了首都教师队伍的建设,更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研修积极性,从而带动了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着北京整体教育水平,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均衡首都教育布局。”

  现象二

何时打破论资排辈“软化”硬性指标

  老师声音:一位青年教师近日给本报发来邮件,质疑自己所在学校在职称评定方面存在论资排辈问题,“职称应该是以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综合体现为考核重点。但在学校推荐、申报当中,却往往年老者上,年轻者让,根本不考虑工作能力如何。”

  除了论资排辈问题,从教六年的高中语文张老师也在记者采访中表示,自己本来去年可以评职称,但是由于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时间不计算在内,所以她没有达到硬性指标。这让她疑惑不已,同样是勤勤恳恳的工作一年,为什么第一年做班主任就不计算在内呢?与张老师有同样疑惑的还有李老师,去年职称评定,她与评上的老师仅差零点几分,原因是她怀孕了,没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

  记者调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师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的现象。老师们也表示,其实很愿意参与职称评定,因为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能够为今后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但在现实中,确实有包括论资排辈、相对严格的“硬性”指标阻碍着老师的职称评定。

  对此,北京早在去年召开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会,通过深入贯彻《北京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在未来的职称评定当中,将根据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调整职称申报条件要求。

  对于广大北京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又一利好消息。硬性指标能够“软”下来,不仅可以使得原本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参评不合格的老师们被重新纳入评定体系,更体现出了评定的人性化,有利于教师积极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政策个性化放宽之后有资格参评的老师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促进。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教师职称评定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但随着职称评定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职称评聘体系、标准的调整和完善,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象三

取消英语计算机评选侧重啥

  老师声音:从教30年的王老师,在得知职称评定改革当中取消了英语和计算机的考试之后,十分开心,因为自己已经多次申报过职称评定,论资历与业务能力,王老师早已超过高级教师评定标准的要求,但就是卡在职称英语上了。“取消英语、计算机考试这两个‘硬杠杠’之后,对我这样的老教师而言,评选难度确实减小了。”王老师坦言。

  但取消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后,教师职称评定又会侧重考核老师们的哪些方面呢?

  据记者了解,2016年6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称,自2017年起,北京教师职称评定将取消统一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在申报条件方面,今后,职称英语、计算机考试将不作为申报准入“门槛”,教师职称评定将从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影响力、学历经历5个方面合理设置各级别的申报要求。

  记者调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老师对于取消职称评定当中的英语、计算机考试都表示很赞同。

  尤其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们,他们纷纷表示,当年学师范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还没有普及,同时,除了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之外,其他学科对于英语的水平要求并不高,因此,这两项成为老师们的“短板”,并由此引发了职称评定中的“短板效应”。

  一位从事地理教研工作多年的老师认为,职称评定本身就应该拿业务说话,“以生评师”,学生的发展水平最能说明老师的工作水平。另一位在城区普通学校任教的曹老师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英语、计算机这些职称评定的“拦路虎”没了,老师们专业晋升将打开新的局面,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职称评定方式提高了老师们参评的积极性。“老师们的教学本就是要‘术业有专攻’,从专业理论水平方面讲,老师要注重落实教学基本功,牢固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研究能力。从实际教学工作看,老师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而不是被卡死在一些对实际教学没有帮助的能力考核当中。”

■马上就访■马上就访

 教师职评新变化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王秀东表示,去年的一系列教师职称评定改革让今年的申报有了新变化。

  首先,取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后,通州区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在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时看到了希望。老师们更加积极地讲授公开课、发表论文、做课题、带徒弟,再次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其次,取消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等级“天花板”。打通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后,受益较大的群体是小学、幼儿园教师。改革前,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法参加高级教师的评审;职称制度改革后,小学、幼儿园教师可以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通州区进一步完善了申报过程和评选体系标准,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完善本学校的校内实施细则,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做到指标、申报人员、推荐人员三公示,确保整个职评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

  □文/本报记者 苏珊 郑欣 何文洁 张广林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