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观新闻

  原标题:《今年,郑州建成投用中小学16所》

  民生无小事,件件暖人心。市政府年初承诺办理的2023年市重点民生实事提交“答卷”。

  12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市重点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今年,全市27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15项超额完成,1项(燃气安全阀加装)将于本月底完成。

  2023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坚持问题导向和主动治理双向驱动,在科学选定项目上实行分类施策。围绕“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民生项目选定上体现了“惠民生、解难题”,拓宽征集渠道,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收集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建议3596条。同时,体现了“补短板、可行性”原则和“五个不列入”标准,从城市管理和发展细节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整体来看,我市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整体推进顺利,巩固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持续稳定城乡居民就业。一是年内实现了21.73万名高校毕业生来郑留郑创业,完成年度任务的108.65%。二是全年累计收购人才公寓项目42个、约5.03万套(间),完成年度任务的100.6%。三是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3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0.68%、129.53%。四是全市完成各级各类补贴性培训40.62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16.06%。

  持续开展疾病早筛早诊。一是免费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5.05万人、乳腺癌筛查5.0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1%、102%。二是免费为新生儿进行“两病”筛查7.46万人、听力初筛7.26万人、3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7.33万人、耳聋基因筛查7.33万人。三是免费为孕妇提供产前血清生化免疫筛查4.71万例,产前超声筛查5.74万例,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共2007例。四是免费为适龄(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5.057万人。五是免费为40-75岁人群进行肺癌早期筛查5.002万人,发现高危人群数1.69万例,完成年度任务的100.06%。

  持续推进居民养老助残事业。一是全市66家医疗机构已建成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型床位1500张,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二是对5050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完成年度任务的140.28%。三是为3.5895万名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通讯补贴1292.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6%。

  持续改善城乡宜居建设。一是加装城镇燃气用户安全装置170万户,正在持续推进。二是新增12个水质在线监测点已正式运行,对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起到有效防范。

  持续推动文化惠民。一是完成“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1200场文艺演出活动,完成全年任务的100%,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二是完成“郑州市精品剧目演出活动”30场,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持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一是完成更新全民健身路径200条、新增智能健身驿站2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二是新增绿地479.8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59.95%。三是市区建成区内新建公园游园5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42.5%。四是推进金水河综合整治暨“一河两岸”城市更新,完成了河道内行洪工程,提升金水河行洪排涝能力,以“一河两岸”城市更新6个先行开工示范片区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金水河沿线生态环境和配套设施。

  持续推进农产品便民市场建设。一是市内各区规划一家小型农产品保供配送中心(任务10家)已正常运营。二是对已建成的20家标准化农贸市场进行智慧提升和改造,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三是布局300家“微菜场”已投用,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市区新建、扩建中小学15所已全部开工,完成年度任务的100%。今年建成投用中小学16所,增加学位2.52万个。

  持续扩大停车泊位建设。全市通过盘活、新建、共享停车泊位共计59.39万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8.79%。

  持续打造便民高效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家门口办”,建设提升基层便民服务网点,建设提升全市19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网点,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方便办、舒心办。

  (正观新闻记者 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