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弢/文图
本报讯 1月2日早上8时,在郑州杜岭街的金水河桥南岸小公园内,市民赵先生在河堤长椅上捡到一个黑色皮箱。他走进杜岭街巡防值班室对值班的队员说:“皮箱拎着挺沉的,可能是谁丢的。我等半天也没等到人,就把它拎过来了。”
记者闻讯赶到杜岭街巡防室,巡防队员打开了皮箱。皮箱内有一个茶杯,还有被层层包裹着的两个“元宝”,“元宝”上有“大明元宝”四个字,旁边有“四十八两”和“大明丑年”字样。队员史存才说:“失主一定很着急。”他带着皮箱来到赵先生捡皮箱处继续等失主,却一直无人来认领。
4日上午,记者和队员一起来到中原古玩城,拿出两个“元宝”让省收藏品协会理事、收藏品鉴赏专家刘德明鉴定。刘先生看后即说:“这是假的,是用来做道具骗人的。”
他拿出一个清代的真元宝与假元宝对比,真元宝的后面有蜂窝状蜂眼,假的后面是平的。他说:“明代元宝非常少,大多是银锭。这两个‘元宝’的氧化层包浆,也不符合明代的特征,是用铅做的。”刘先生提醒市民和爱好收藏的朋友,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临别时,巡防队员说:“不管这东西是真是假,赵先生找失主的心却是真挚的。”